【胡杨林社区-舒怀一笑-个人文章】
蜕变(初学写诗的困惑与思想)
□ 舒怀一笑
2010-04-16 02:27
收藏:0
回复:0
点击:4687
也许是一种倾慕,也许喜欢一思唯美,也许总想释放孤独的灵魂,放飞心情,也许学诗便如学做人,自己一直暗暗喜欢诗。
记得有工作后,便买了四本厚厚的,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唐诗鉴赏辞典》上、下卷和《唐宋词鉴赏辞典》上、下卷。一个人在每个孤零零的夜晚读着,思着每一句每一字的用法与深意,理解诗人每一片心情。痴迷时总不知不觉天亮。现想起来不觉有点好笑,这样的文化底子,还研究高雅难懂的古诗,很有些痴愚了。也许自己真的很笨,到今天一直没读懂韵律诗的格律应用,更别说写出几句好语,很是惭愧!
后来,我又不知不觉地爱上了现代诗,这并不是我放弃了对古诗词的爱好而喜新厌旧,而是觉得诗词需要附属时代特性,要有新时代的思想及社会特征才更有鲜活的生命力。对于古体诗,依然喜欢,但我认为,我们在留恋过去的同时,须坚定地走好的今天,憧憬希望的明天。
看过好多介绍诗歌的写作与评论,学习与鉴赏,我明确了许多诗歌的特性与手法,也能懂得点怎样去欣赏。欣然间自己提笔,却意境枯竭,情思干瘪。有时,一时急切,却又堆藻的满纸华丽,读来却不知寓意所云!不由想起诗评者们所说的凝练简约、境界高雅,不觉茫然而不知所措。自己爱诗已久,可真正能静坐下来写得一语半句也只是这几月时间。诗者:圣贤语,大雅句。可能说自己只能去仰慕敬赏,却无天赋灵通自语!但每每这样自卑的解释总是挡不住喜爱的燥动,也许自己渴望一种生活的、思想的、灵魂的蜕变;也许这也是一直坚持的理由。
一直以为,学诗犹如慢慢地穿上厚厚的棉衣,学会堆藻,然后一件又一件地脱下,懂得雕琢,直到的脱光脱尽,赤裸裸地现出自己所理解的肢体美、曲线美、弧度美、风韵美。更又似一次再一次的生命蜕变,每一次的脱变代表每一次的进步,每一次的改变。记得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所讲诗有三重境界:“第一境界为: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境界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界为: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 我不由深思起来......
忽然感觉,也许,他在道出诗之生命的蜕变,由低到高,由浅到深的一种学问境界;更许,是在说人之行为、思想、灵魂的生命蜕变,以第一境诉说人生茫然困顿,前路难求。第二境诉说选良而择,坚定理想,从一而终。第三境诉说一种成功的机遇与经历。思来感到非常有道理却不觉有些感慨,历代生活世人可不如是,许多人在这生命的层层的蜕变中,茫然无措,坚强奋斗,而却终有许多不可求不可得之遗憾!多少人在第一次蜕变时失了理想,没了崇尚,从而一蹶不振,碌碌无为;多少人在坚定了梦想,忠诚地追求,可因人力难为,机遇难求而郁郁而终。又有多少人凭借超人的智慧与毅力登临生命与时代顶峰,拥有与取得了理想与辉煌,或为人类做出贡献,或为社会创造精神,却不觉蓦然回首之间,眺望在高处不胜寒中,却发现平凡才是最真!
层层的深思,自己不由更加坚定了做人和学习的方向,既然喜欢和向往,何怕堆藻与无为,何怕在蜕变中半途而死,自己努力了、争取了、奋斗了,终不会遗憾,不会茫然,不会悔恨。随思间不觉激昂起来,打开日记本写出自己的感想,却看到日记本中印着一棵生动的向阳的向日葵,黄瓣黄蕊,大盘若日,金灿灿挺拔拔,劲风吹过,倔强而坚定地仰望着太阳的方向......
(杨柳青文学网编者按:宁可在蜕变中死亡,也不在沉默中偷生。很好的人生哲理,也是为人为诗的理想和意境!欣赏问好。)
(梅苑 发表评论: 你写得很对,悟的方向的也没有偏差,诗歌如此,其他体裁也是如此。平白晓畅之中见韵味,才是真境界。于我们,这都会是一个漫长的学习过程,但是这不要紧,我们都在进步,并且从不曾放弃,这就够了。)
作者签名: “为什么写诗” “因为我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