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文学青年-个人文章】
新世纪10年文学创作的11个病症[转载]
□ 文学青年
2010-09-02 16:06
收藏:0
回复:1
点击:5080
作者:丁帆 来源:辽宁日报
我并不否认新世纪文学取得的可喜成绩,但是,我在这里不是总结成就,或是撰写文学史,而是针对新世纪10年来的文学病症进行会诊,以为今后文学的发展及早纠偏。
我以为,当下文化眩惑的病症表现在文学创作中,具体呈现为以下多种状态。
一、有些主流作家对事件和事物的判断力下降,这不仅是思想能力的退化,同时也是审美能力衰退。旧的书写经验和审美经验已然失效了,作家面对千变万化的生活万花筒,都显现出一种乏力和疲惫感,似乎永远也抵达不了人的灵魂彼岸。
二、创作中的反智化倾向越来越突出,作家自绝于知识分子的称号,自甘为职业化的写手。
近十多年来,我们的一些作家已经开始自觉和不自觉地与“知识分子”绝缘了。诚然,我们可以对“灵魂工程师”的称号提出质疑,但是我们不可以拒绝“社会良知代言人”的义务。反智化包括了很多种倾向,而我以为最可怕的是,连自我的知识分子身份认同都进行了彻底的颠覆,我们的作家还能够为这个民族贡献出什么呢?
三、作家基本放弃重大题材,而过分注重“一地鸡毛”式的琐碎日常生活题材。
作家在重大的社会事件的素材中闭上自己的眼睛。卸掉自身对社会的责任感,就是卸掉了一个作家的良知。当然,我们不仅要对当下题材有一双犀利的“内在的眼睛”,而且也得对敏感的历史题材有自己独到的眼光。另外,须得重申的是,我绝不反对那种对日常生活的描写,但其走向事物反面的惯性提醒我们应该警惕它对文学价值判断与审美经验的另一种伤害。
四、创作中的画面感强化了,而矛盾冲突和人物性格相对弱化了,屏幕情结成为作家创作的潜在“集体无意识”。
五、打着“生态写作”的幌子,用“动物中心主义”来否定“人类中心主义”,为弱肉强食的法西斯兽性张目。
六、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消逝了,批判现实主义的传统创作方法也变异了,取而代之的是平面化的写作,满足于快餐式的一次性消费,取消了文学的经典化。
七、作家构思的时间短了,但是作品的长度却在无限延伸。不是“十年磨一剑”,而是“一年磨十剑”。
八、“奔奖”的创作意图明显了,自设性的原创冲动的创作欲望缺失了。
九、创作潮流呈现出极大的反差与落差:“底层写作”呐喊的贫弱和“欲望书写”横流的强大。
十、思潮、流派以及个性化创作的严重缺位,这种样式的文学将消失于21世纪的文学史之中。
在18至20世纪的世界文学长河中,一直被世人引以为骄傲的就是思潮、流派和大师层出不穷,即便在中国,其20世纪文学史之中,也不缺乏这样的创作群类和典范。但是,随着现代和后现代的商品时代的到来,随着消费文化观念对作家的熏染与侵蚀,这种创作的生态已经不复存在了。我们在哀叹之余,眼看着文学的边缘化,还能够做些什么?
十一、网络文学的爆发将会改变中国文学的传统格局。
网络文学的冲击不仅是创作形式的改变,更是一个价值观爆炸的“引信装置”,是这个消费文化时代文学创作所遇到的最大 “天敌”,怎么去应对这样一个未来的“巨无霸”,我们的作家没有任何准备,处于束手无策之境。是经过修正的传统文学去包容与融合它,还是被它边缘化或者击溃,最终取而代之?这是文学遇到的世纪大挑战。
所有这些病症归结到一点,就是我们的作家的价值理念和判断出现了问题:
1.以“多元”价值观的名义(其实就是没有价值,或者说是价值的游移和不确定性)覆盖、消解甚至颠覆恒定的普世人文价值,是文学乱象产生的主要原因。须得再次强调的是,文化本应多元,创作本应多元,但是,即便是多元的价值观也应当统一而不是偏离于普世人文价值。
2.作家所扮演的知识分子的“社会良知代言人”角色的人格面具被取下,代之以媚俗的嘴脸(市场需要我扮演什么角色,我就扮演什么角色)。
3.市场化的消费观念迅速成为作家价值观的主流。
4.创作无非沿着两条隐形“主题先行”路向:一是“得奖”,导致创作的御用性;二是“得利”(消费文化的无形的市场之手给创作带来的诱惑更甚于前者),是直接导致作家在创作时存在于描写之中的“影视”潜意识情结。
总之,我们确定的价值观念应该是符合人性和人道主义,以及历史发展要求的取向,它既是人与社会的普遍价值的底线,也是对其的最高要求:我们既要反对后资本主义消费文化对削平人性与文化深度的价值观,又要抵御前资本主义文化对人与社会的无情剥削与掠夺,还要防止封建专制文化对人性的毒害与思想的奴役。因此,在世纪的转折节点上,我们面临的是多重的思想之敌包围,如何应对这样多元复杂的失序价值的困境,可能是每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不得不思考的严肃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