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段惠敏-个人文章】
鱼,我所欲也,可惜不会渔
□ 段惠敏
2010-10-29 16:12
收藏:0
回复:3
点击:5209
“鱼,我所欲也,可惜不会渔。”--我相信这是现在许多学生的心声。
学习了这堂课,我始终在想一个问题--现在的学生究竟是没有学习欲望,还是没有自信心?
我看过《特别关注》上一篇文章,作者没记住,内容我记得比较清楚:说是作者的女儿在咱们国内上高中时,被数学老师判定为没有数学细胞,因为她的数学成绩烂极了,虽然她特别努力,几乎天天做数学题到深夜,但最后,连她自己都承认:她这辈子是学不会数学了。原本自信开朗、活泼快乐的女孩为此非常自卑,情绪烦躁又低落。作者看着女儿如此,一开始还给孩子一些鼓励,还想通过开开玩笑来缓解缓解女儿紧张的情绪,可女孩对从前无话不谈的父亲的表情越来越严肃,弄得父亲觉得耽误了女儿的学习时间,自己反倒觉得有些不好意思,只好作罢。再后来,眼见得女儿如此努力、如此受煎熬也丝毫不见成效,万分心疼之余,作者不得不万分不情愿的认同了老师的观点(因为自己上高中时,并没觉得数学有多难,想从基因的角度来看,女儿的数学不应该如此不堪)。至此,我们都基本认定,这个女孩此生都不会对数学有好感了。
可谁也没想到,已经基本上相当于“被判了死刑”的“数学白痴”,转到美国高中之后仅仅个月把时间,情形就完全反过来了。原来转学到了美国高中之后,美国老师进行的是赏识教育,一开始,女孩自己对数学当然还是没有任何信心,可是在事实面前,她不得不相信:原来自己并不是对数学一窍不通。再后来,在老师的鼓励下,她的数学越来越好,最后数学老师给她的评价是--“她是个数学天才”。而她的考试成绩也向人们证明了这一点。作者一开始听女儿说这些事时,也只以为是美国老师与中国老师对学生的教育教学方式不同,结果都是一样的,并不相信女儿在数学方面还有什么天赋。但欣慰的看到女儿又一天一天变回以前一样的自信开朗、活泼快乐,女儿欢天喜地拿回家的几乎全A的成绩单,几位科任老师对女儿智力能力的肯定,更重要的是老师们给孩子写的推荐上美国名牌大学的推荐信,这位父亲终于相信自己的女儿在数学方面真的非常优秀。
我基本认为这篇文章里面讲述的故事是确有其事的。相信同仁们读了以后,心里也都会有一些感想和感受吧。
由此,大家是否觉得中国“拔苗助长”式的教学方式和美国的教学理念确是存在一些差距的呢?
有同学在网上发问:如何培养学生们的学习欲望?我几乎是不客气的回答:
一般情况下,理论上说,如果你想让一个爱财如命的人在某地掘一口井,那么,你只要想办法让他相信那块地下埋着金子,他现在不挖,一会儿别人就要挖走了,他一定很快就能挖出一口井来。但是我们遇到的情况有点特殊,好像我们再怎么告诉学生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他们也不相信,或者即使相信了,他们也是见色不起意,见财不贪心的“君子”,且“动口不动手”。实际上真的如此吗?也未必。我倒是觉得,学生们没有学习欲望,根本是因为他们认为再怎么努力,也学不会了。他们缺少的是自信心,而不是欲望。
因为2000年前孟子就说了--“鱼,我所欲也”,所以我们其实不需要培养学生们的欲望,要培养的是学生们的自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