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胡杨林边的看客-个人文章】
美的“颠覆者”
□ 胡杨林边的看客
2011-05-25 00:49
收藏:0
回复:2
点击:1917
“我在乎的是人为什么动,而不是如何动。”皮娜•鲍什这样评价她的舞蹈。
皮娜•鲍什,是舞蹈的颠覆者,她的舞蹈不具备传统舞蹈的审美特征,或者说不具备传统审美的特征。她不再通过舞蹈者肢体流畅、舒展、美丽的变化进行表达,甚至不让舞蹈演员展示身体的美与单调的技巧,“在台上,演员们可以像他们生活中那样,穿着高跟鞋或西装,漫不经心、走来走去,她竟然让舞蹈演员在舞台上说起了话……”
北京《生活舞蹈工作室》创建人之一的文慧认为,皮娜•鲍什让舞蹈不再是一件虚假的工艺美术品。觉得,文慧的创作思想和生活理念都深深受到了皮娜.鲍什的影响。《生活舞蹈工作室》就是“舞蹈剧场”在中国的实践载体。
然而,皮娜•鲍什确实被誉为德国最著名的现代舞编导家,欧洲艺术界影响深远的“舞蹈剧场”确立者,“德国现代舞第一夫人”。 33岁时,皮娜•鲍什开始出任德国的乌帕塔尔舞剧院艺术总监和首席编导。
2007年9月,皮娜•鲍什应中国芭蕾舞团之邀,在北京演出了《春之祭》和已经成为经典的《穆勒咖啡屋》。
对于自己来说,观察、理解皮娜•鲍什有两点是至关重要的。
第一点是她童年的经历。皮娜.鲍什1940年生于德国的佐林根,她的父母是一间小咖啡馆的老板,她的童年就在这个咖啡馆里度过。不难想像,《穆勒咖啡屋》与她的童年经历有着某种关联——钻进咖啡馆的桌子底下,以恐惧的目光看着外面的世界与外面的人。那个时期的这种体验,足以在她的心里留下深刻痕迹。她说:“我跳舞,因为我悲伤。”是的,她为了对抗恐惧而跳舞。
“爱情和恐惧、渴望和孤独、挫败和恐怖、人受他人的剥削、童年与死亡、回忆和遗忘……”这是皮娜•鲍什认可的传记写作者、德国剧评人约亨•施密特给这位舞蹈剧场开创者写下的若干关键词。
皮娜•鲍什不是一个乐意于把悲伤和痛楚遮盖起来的人,更不是一个能把痛苦变成花儿的人。不是她没能力,而是不愿意如此去做。她把她感受到的悲伤、挫败和痛楚展示了出来,淋漓尽致地呈现地人的面前。
《1980》,是她为去世的丈夫而创作的。舞蹈或者说是剧的开始时,一排男女站在舞台前向观众展示自己的大腿,有人嘴里叽哩呱啦说着什么。突然间,一个男人在观众席后面大喊一声,顿时全场肃静,这时候,演员全部走下舞台,走进观众席。《1980》的舞台装置是一块真正的草坪,还喷着水,这些男女在草坪上嬉戏、戏谑、嘻笑着,有一两对裸身其中……
《康乃馨》的风格也大致如此。
能让自己觉得皮娜•鲍什是可以理解的第二个因素是她出生、成长、生活于德国。在这点上,喜欢将她与汉娜•阿伦特相对照。对于探究和思索的表达,汉娜•阿伦特用的是文字,皮娜•鲍什则是用动作、肢体、表情乃至情绪。
皮娜•鲍什的“舞蹈剧场”的作品从《春之祭》开始,大都是围绕着“两性的争斗”这个主题展开的。
受过古典芭蕾和现代舞训练的皮娜•鲍什被吴文光说成是一个“捣乱者”,一个革了舞蹈的命的人。这样的赞许下,很容易想起了凯鲁亚克来,他也曾是一个“捣乱者”。
凯鲁亚克,这个曾经在路上热衷于谈论禅的人,离开了路,回归了。
皮娜•鲍什是一直在路上行走,自言自语又旁若无人地说着:“我在乎的是人为什么动,而不是如何动。”。
皮娜•鲍什,这个执着于“为什么”而不过多顾及“如何”的,也是颇具争议的舞者,于2009年6月30日去世,终年68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