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般若草-个人文章

南怀瑾词典 • 金刚经(11)

般若草
2011-06-07 10:35   收藏:0 回复:5 点击:4732

    金刚经: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如是布施。
  
  (23)【涅槃】——其实涅槃是个境界,就是涅槃经提出来的“常乐我净”的境界。也就是说你找到了这个地方,永远不生不灭,就是心经上说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常乐,永远如此,是一个极乐世界。那才是“我”,不是我们这个几十年的肉体,卵生、胎生、湿生、化生,会变去的我。那个真我才算净土,也就是涅槃的境界。
  
  【读感】
  《涅槃经》里佛对迦叶菩萨说:“善男子,智慧殿者即名涅槃,无忧愁者即名如来,有忧愁者即名凡夫。”可见,涅槃是忧愁不生的解脱境界。没有生也就没有死,不生不死,那就是不动!而智慧呢,它在涅槃解脱的境界里,无形无相,我们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在应机接物上,我们能感到它的功能和作用。
  
  比如:我们都知道周恩来的外交智慧。我从小就听大人赞叹两个故事:一个是与美国总统握手,握手之后,美国佬从上衣口袋里掏出手帕擦擦手,然后手帕放回口袋。几乎与此同时,周总理从容地从地掏出手帕也擦擦手,将手帕扔进身旁的痰盂。第二个故事,在陪同其参观访问时,美国佬说:你们中国人走路怎么都勾腰搭背的,我们美国人走路个个昂首挺胸。周总理笑道:那是因为我们中国正在走上坡路,很吃力,而你们美国在走下坡路,所以必须要挺直了身板,否则就有栽倒的危险。
  
  周总理的伟大智慧,是在与美国高官访华的应对中表现出来的,换个人就不知道他会怎样应对,能否应对得如此尊严而巧妙?!所以,智慧是什么?什么也不是,空的,它在为人处事上,应机而发,绝对高明巧妙。智慧的这种空灵的存在性,佛家有个名词叫:真空妙有。
  
  对涅槃境界的理解,让我想起两首诗非常美妙禅诗。
  寒山子:
  我心似明月,碧潭清皎洁。
  无物堪比伦,叫我如何说。
  后来有个禅师读了这首诗,感觉还不是佛法究竟,弟子们请教他如何是究竟?他作诗曰:
  我心似灯笼,点火内外红。
  有物堪比伦,明朝日出东。
  寒山的诗所表达的,是小乘罗汉的涅槃境界,清净无为,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而禅师所表达的是大乘菩萨的涅槃境界,心似灯笼,寂寞无为,但在别人需要的时候,点火就亮,为您服务;招之即来,情怀如日,带给别人温暖、光明和方便,哪里需要哪里亮,无为而无不为。这就是可以入世救世的大乘菩萨境界。
  
  根据佛说“智慧殿者即名涅槃,无忧愁者即名如来”,烦恼和忧愁永远不生,便是成佛的境界,是涅槃的境界,也是智慧的境界。这个智慧境界就是般若。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对般若的解释最好:般若乃智慧之母,一般若生八万四千智慧,应红尘八万四千尘劳(人生的烦脑和痛苦)。这个般若境界在佛法上叫“无生法忍”;在我们修行的功夫上,叫“功德圆满”,也叫烦恼转菩提——烦恼的身心转为安乐永恒的身心;在般若文学上,谓之彼岸风光。
  
  那么佛离开人间为什么也叫涅槃呢?
  因为佛教的宙生命观是“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流转;“天(仙)、阿修罗(神)、人、畜生、恶鬼、地狱”六道轮回。人们修善积德可提高生命的质量,从低级向高级轮回。所以人死并非为烟为灰,是根据自己的为人的德行轮回投生。佛乃三界教主,他完成了人间的教化,功德圆满,便离开人间,脱去人形,去其他界行教化。而佛是用智慧完成教化的,这个教化的“功德圆满”,也是智慧的功德圆满,所以佛离开人间,称其涅槃,表示他伟大智慧的“功德圆满”。
  
  佛教的高僧大德们告别人寰,也尊称其涅槃,或圆寂,那是表示对大师们的尊敬和其一生修行与教化功德的肯定。
  
  
  备注:
  我记得的这个故事不知道是谁?当时太小了,反正是一个美国总统。
  
  
  
  
  

作者签名:
见人都欢喜,无须再拜佛.

原创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