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戈壁红柳912-个人文章】
那年那月那些人事
□ 戈壁红柳912
2011-09-07 17:56
收藏:0
回复:14
点击:5916
我的职业生涯很平淡。说平淡,是因为我的起步,很平且晚。我插队两年零三十二天。种过地,会许多农活。不敢妄称自己是农民。之于农民的称号,我们知青的投身,实在欠缺对于土地所生来具有的膜拜和热爱!我们从知道必须去乡下插队起,就开始嗟叹哀怨,直到如释重负地离开那里。所以,说自己做过农民,实在没有资格。之所以不掐去这一段经历,是因为国家很知道抚慰我们这些人,插队的两年,后来是计入我们的工龄的,凭借这两年的累计,我们中大多人在后来涨工资时,多少有点受益。
回城之后,我被分配在工厂,开始还做过几个月车工。后来有个很凑巧的机会,我就被调到厂部办公室,从一个小小的打字员做起,给以后的从事文职,打了一点底子。若说:还真是近墨者黑!
我进厂部,和当时还是厂部秘书的俊涛老师面对面坐一起办公。俊涛老师写文章需要静,我打字无法静下来。老式的打字机,打起字来咔哒咔哒的,很闹,俊涛老师就在这咔哒咔哒声中写这个近两千多人的工厂里的所有关于政令、规章制度等等的文书。他写好后,交给上面领导审阅勾划涂抹。上面领导审阅勾划涂抹后,他交给我,我咔哒咔哒敲出来。大模样得了,他校对。没什么问题,盖上红印,装订成册,该发到哪一级,就发到哪一级。
打字室每天出出进进的人很多,我刚调去时有些纳闷,一个需要独处的工作怎么和一个喧闹搁在一间屋子里。所以,对我的咔哒咔哒,总带着些歉意。可俊涛老师似乎并不介意,他既不理会那些进出的人,也无所谓我的咔哒咔哒。工作和工作之余,他或读书或写字,心无旁骛。他的一双眼睛尤其炯炯有神而又深邃、专注,完全置身世外的状态。我后来明白,这种状态,没有一份修炼,很难做到。他是铆着劲儿,在把文 革中失去的一段时光追补回来……
进厂部开始几天,俊涛老师对我也不大理会。可我三天之后就能进入自己操作,让他有些吃惊。过去的打字机,字盘上有两千多个铅字。字盘上的字反着嵌在铅字格里,一个一个找到,一个一个敲上去之前,你得准确,得快捷,得有均匀的、掌握轻重的手法。熟悉后并不难,万事开头难。
给我开头的师傅并不太乐意教我,她三言两语就做了我的师傅。她说:“简单得很,背!背字盘。字盘背会就行了。”其实还有些环节需要她教会我,但这些环节她都省略了。她也没办法不省略,我上班三天之后,她就休假了,六天之后,她就生孩子了。即使想去家里请教于她,都不能。
那时候妇女产假只有五十六天,五十六天后,我已经很熟练自己这一份工作且得到大家一致好评。既然如此,我的师傅就不能再回到打字员这个岗位了,这也就是她当初不愿意教我的原因之一。可我人虽年轻却很老套,我遵循旧时“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规矩,仍然毫无怨言毕恭毕敬地尊她为师傅,直到一年多后她随着做飞行员的丈夫飞行到另一个城市去工作为止——这算是题外话了。
还说俊涛老师,因为综上所述的原因,实际更多成分上,俊涛老师是我的师傅。我三天就接手工作,让他多少有点称赞,他大约想:这丫头,还不笨。既然不笨,凡人不太搭理的俊涛老师,就根据他平日掌握到的关于打字机的技能点拨我,或者一起研究和分析遇到的问题。有闲暇时,俊涛老师还开始和我聊天。他的聊,多是围绕文字。
厂部的通讯员是个小伙子,复习功课准备考大学。常常过来请教俊涛老师一些东西南北的问题。准备考大学的通讯员,人有些木,也有些傲气。他和俊涛老师交谈的时候,我是不啃声儿的,该干什么干什么。他俩也是该说什么说什么。俊涛老师对于年轻人的好学,完全是另一种态度,很热情。有一日,通讯员走出门后,俊涛老师和我聊,聊我的学业。既聊学业,就提些问题给我。俊涛老师拿一份试卷考我,记得是百十来组成语吧,他留些填空让我答,我几乎没有答不上的,答得有些磕绊之处,是因为他江浙普通话的发音不准。这又让他刮目相看了许多。这以后,我和俊涛老师的关系,就有了变化,交谈越来越多。对外,又都有一点同盟军的样子。他的处事态度多多少少影响了我,对于机关里大到凤毛麟角,小到鸡毛蒜皮的人事,我们一致地不予理睬。但凡有人欺我人微言轻,我得了委屈,俊涛老师也会出示些“颜色”给他们看。
我也很崇敬俊涛老师,并为能和他一间屋子办公而感到十分荣幸。后来知道,俊涛老师五十年代末就是地方上著名的诗人,还是我们甘肃省作家协会的会员!我们在一处上班时,我是他的第一个读者,你道能不幸运么?你眼睛里常常看到一个人在自己所追求的一件事情上的痴迷状态,又常常听到他对这份追求掰开揉碎的探讨和见解,那实在是很感染人、很受益的!
所以说,我的读书写字、为人处世也是受到过俊涛老师的影响。
开卷有益,若说,还真是:近朱者赤!
与我母亲同龄同属相的俊涛老师,如今也已经人过七十古来稀了!远在故乡的他,怎么也不会想到,有个人还记得写一篇或许是无关于他文学创作的文字在这里吧?
注:
俊涛:男;1953年在上海参加工作。1956年支援大西北建设,前往甘肃省一家中型国有企业工作。当过工人、厂办秘书、副主任、主任。兰州市第三届青年文学联合会委员。1994年移居上海。1958年开始诗歌创作。著有诗集《生活的色彩》、《浪花集》(五人集),诗歌《笛声》、《轮胎》、《铁砧,我的土地》、《驼铃,从古丝路出发》、《高原车笛》(组诗)等。曾获甘肃省第六次工人文艺创作竞赛乙等奖;甘肃省庆祝建国30周年文艺作品评奖文学三等奖;兰州市首届职工艺术节文学创作优秀作品奖;首届“西柏坡杯”全国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
PS:这是我很熟悉不过而又逐渐陌生了的一段信息,是我从百度输入俊涛老师的名字后搜索来的。读过之后,实在是透着一股欣喜和亲切劲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