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笋斜生-个人文章】
写“别字”别惹祸
□ 笋斜生
2011-11-29 17:40
收藏:0
回复:6
点击:5198
写“别字”别惹祸
语言是人类文化的载体,是人与人交际的重要工具。任何一个生活在社会群体的人,都不可能不与人交流。交流的形式大体有三种:口语、书面语、和肢体语。然而,除了有语言障碍人,没有谁会单纯靠肢体语言去交流。
口语交流速度快、运用方便,不需要笔、墨、纸、砚,嘴巴随身携带。然而,语言是稍纵即逝的,除了录音和录像,是无法长久保存的。况且,口语的不足还表现在思维时间短,一旦说错,是无法修改的。
这样一来,书面语就成了不可或缺的表达、交流工具了。可是,汉语书面语的表的要受到汉字、标点、语法等方面的约束。首先要会写字,会写规范的字,不能写错、别字。写了错字,顶多别人不认识也就罢了,写了别字有时会让人哭笑不得,有时还会害人。
那年我教小学五年级语文,一个叫张博的同学,他写的第一篇日记是:“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吃自助餐,由于太饿了,我便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这次我真是美美地吃上了一吨(顿)。”他写的第二篇日记是:“今天,我和小伙伴一起去玩。忽然,我看到街道的墙角有一堆垃圾,当时我真是大吃了一斤(惊)。”看到这则故事,你一定会开怀大笑吧?然而这些看似好笑的故事,却都是一些错别字惹的祸。
三年前的一个暑假,邻居张大哥的儿子,暑假到乡下体验生活,住在房东老大娘家,老大娘十分关心他。有一天他给父母写了一封信:“爸爸妈妈,我现在住在房东老大狼家,和老大狼住在一起,每天早上她都把我咬醒……”父母看了他的信大惊失色,慌忙找到我说:“老师,现在的山村不会有狼吧,儿子写的信这么可怕 。”我一看信,捧腹大笑:“哈哈,他是把“娘”写成了“狼”,把“叫”写成了“咬”啊。
还有一个我听来的故事。那是发生在文化的革命期间。有一个家庭,双喜临门。老公是“临时工”,由于工作积极转为“正式工”了,老婆也因为是学“毛著”积极分子,被上调到到一级单位了。这天,小儿子给在部队当兵的大儿子写信报告喜讯。亲爱的哥哥:爸爸被“专政”了,(当时的“专政”是指“无产阶级专政”,相当于现在的被拘留或逮捕)妈妈也上吊了,过年买的肉狗吃了。哥哥收到此信,大为震惊,急忙招连队领导请假,火急火燎的往家敢。到家一看,一家人安然无恙。你说冤不冤?
像这样,由于写别字惹出的笑话和麻烦不胜枚举。在学生的作文里别字屡见不鲜。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尤其是语文老师要高度和重视,让我们的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吃不准的字一定要查字典或者问老师、同学、家长,千万不要自以为是。
《语言文字规范标准》虽然不像法律那样具有很严厉的强制性,不像刑法那样违反了就要判刑,但如果你违反大家约定俗成的表达习惯,也是会受到制裁的—被误解也不是小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