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心路偶憩-个人文章】
对中原文明的感悟(四)洛阳——中原文明的承载地
□ 心路偶憩
2012-07-05 18:58
收藏:0
回复:0
点击:4468
洛阳——中原文明的承载地
火车继续东行,距离终点站济南也越来越近了,同学们的情绪较以往也更加热烈,火车播音提醒我们:洛阳站快到了。
火车一过甘陕地区,感觉时空转换就快了,当大家还沉浸于大秦帝国的讨论和思索中时,已经过了河南的地界了。
向窗外望去,一排排树木整齐划一,一块块田地方正平坦,田间麦苗郁郁葱葱。这些田地,历经了数千年的耕耘和改良,侵润了百代耕耘者的汗水和心血,其土壤中蕴涵的历史底蕴是何等深厚。
河南古老而神秘的历史文化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们,所谓“参天之木,必有其根”“环山之水,必有其源”,从新石器时期的仰韶、殷墟文化,到历史上先后有22个王朝定都或迁都于河南,形成了中原文明完整的发展链条。河南的历史文化如木之根本,水之源泉,在中华文明的发展具有发端和母体作用。
火车抵达洛阳站,“走,下去看洛阳牡丹去。”同学们说笑着下了车,在站台上活动一下略感僵硬的身体,虽说不能感受洛阳牡丹的美丽和芳香,但能踩一踩这九朝古都的土地,也算得偿所愿。
曾经何时,河南渐渐成为大家一致嘲讽的对象,而河南人似乎成了缺乏信誉的代名词,在商品经济大潮席卷大江南北,在人们受短期利益的驱使,使诚信普遍受到挑战的社会背景下,不知为何,偏偏是河南人独自背负了恶名。
这种风气还越演越盛,同事的说笑中,友人的酒会上,充斥着拿河南人开涮的笑话和段子,虽然大都是人云亦云,没有明显的针对和恶意,但也会让在座的河南人尴尬不已,笑怒不得。
河南人在深厚的历史文化的滋养下,在现代化的渗透下,培养和造就了自身独特的精神。他们拥有包容宽厚的美德,能够忍辱负重、懂得自尊自强、相信能拼才会赢,对中原,乃至全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过杰出的贡献。
无法理解的是,河南作为中原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作为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承载地,为何在现代社会,却要受到嘲讽和调侃,成为大家获取笑料的谈资。
曾经听过一个河南人朋友愤慨的说:要重塑河南人的形象。其实,真正要重塑的是我们对待文化和生活的态度。
曾经何时,中原大地流传着这样一种声音:这孕育了中华文明的黄土,已经被扎干了所有的营养,开始荒凉和贫瘠,无法再孕育出新的文明,现在是蓝色的海洋文明时代,应该张开双臂去迎接蓝色文明的到来。试想,一个对本土文明失去自信的民族,又如何能尊重和珍惜本民族历史文化的承载地。
一个民族在发展的过程中可以舍弃一些东西,但不能舍弃自己的历史和文化,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可以个性独立,但不能对他人缺乏尊重。我们不能被浮燥的气氛所包围,不能无所敬畏,无所顾及。人是需要一些精神来滋养的,因为一个民族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于其内在精神,这种精神主要来源于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我们要珍惜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就应该对本民族历史文化的承载地表示应有的尊重。
作者签名: 寻觅散落在身后的足迹,在心底留下一些印记,感悟其中的真诚和美好,幸福与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