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闲云孤鹤-个人文章

竹书纪年

闲云孤鹤
2013-03-12 10:44   收藏:0 回复:4 点击:827

    时至近日,方知有竹书纪年事。史学上这么重大的一部文献,之前,我竟然不知它的存在。很是惭愧,深感羞耻。究其责,盖因我的无知,读书的寡少。可见自己在这方面知识的不严谨,不系统。好在还有圣人的名言给自己聊以排解。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呵呵,知耻近乎勇嘛!
  急功近利之下,赶忙下载了方诗铭、王修龄等先生的 《古本竹書紀年輯證》的pdf书,来“恶补”、“火补”一番。
  竹书纪年,相传是战国时魏国史官所作,记述及记载多与传统正史记载有所不同,但是却与甲骨文、青铜铭文的记载相类,因此,更具有可信性,是研究先秦史的重要史料。
  《竹书纪年》,是西晋太康二年汲郡(今河南卫辉)盗墓人不准(音:biaozhǔn))发现于魏安釐王冢的,里边出土了40车的竹简。当时由学者们进行了整理,里面有《穆天子传》等一些著作。其中还有一部著作实际上是按年代来编排,把大事记载下来,就像是编年史。学者给此书起名叫《竹书纪年》,凡十三篇。故亦称《汲冢纪年》。
  自晋代出土以来,《竹书纪年》原本竹简已经亡佚,而晋人所作的初释本、考正本也散佚,宋明时期有今本竹书纪年,但是经过清代学者考究,证明是伪书。清代朱右曾、王国维、范祥雍三人先后辑录竹书纪年,得到古本竹书纪年。而1981年,方诗铭、王修龄等人在这个基础上,加以考证,编成《古本竹书纪年辑证》,是较为精细的本子。
  这部早于孔孟,更早于司马迁的文献,对尧舜时期的一些史实应该是更直接更真实地反映。但是它的记述不但与“正史”有差异,还与孔孟儒说截然对立。比如《竹书》上说:“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又说:“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
  尧舜都是远古的圣人,他们把自己的权位用和平的方式往后传下去的禅让制度,是孔子、孟子特别推崇的,后来又被司马迁写入“正史”的《史记》。但《竹书》的记载不仅没有什么禅让,还是暴力夺权。
   譬如,根据《史记》所记载,商朝太甲被伊尹囚禁3年后,伊尹见太甲改过自新,便郑重的将国家交给他。太甲复位后,沉痛接受教训,成为了一个勤政爱民、励精图治的圣君。不过,《竹书纪年》对此却有不同的描述:伊尹放逐太甲后,自立为王,7年后,太甲潜回杀掉篡位的伊尹,并改立伊尹的儿子伊陟和伊奋继承伊家。
  这样一来,不仅儒家自孔、孟以来所歆往的尧让舜禅的圣道理想要落空,伊尹、太甲那样的君贤臣忠的人治理想也会变得与后世王莽、曹操的情形别无二致;商伐夏是用了阴谋的,而文王、武王伐商的动机也同样可以被怀疑为借攘除“独夫”的名义以报私仇,而孟子所竭力鼓吹的汤伐桀、武王伐纣兵不血刃的幻梦也终究要变成一场笑谈。所以,此书若被取信,将不仅是以《尚书》为核心建构起来的上古史要被怀疑,更重要的将是以儒家诠释过的经典为教本的封建伦理的动摇。但这也并不是说儒家曾有意的篡改古史。近世有蒙文通先生的《古史甄微》一书,认为中国文化曾有三系,即齐鲁、三晋和荆楚文化,儒家文化正是以齐鲁为根据地,《山海经》、《楚辞•天问》是荆楚文化的代表,而《竹书纪年》则是三晋文化的产物。这三系文化有不同的发源,其对上古史的传说也不相同。只是后来儒家文化成为统治思想,才显得其他文化的说法是怪妄而不可接受的。
  窃以为,中华文化是一个庞大的体系。三江固然同源,但还有集小溪以成大河之说。华夏文化流传数千年经久不息,有其主流,也有其分支。上源有小溪汇成的大河,下流也有大河的分野。正所谓: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部《竹书纪年》本身后来却亡佚了。《唐书•艺文志》既然收录了此书,那就说明唐时此书还是存在的。因此前之有杜预引之以注《左传》、郭璞引之以注《山海经》、郦道元引之以作《水经注》,后之又有刘知几引之以作《史通》、李善引之以注《文选》、司马贞引之以作《史记索隐》、杨士勋引之以作《谷梁传疏》,不唯如此,北宋王存作《元丰九域志》、南宋的罗泌作《路史》,也都引到了这部书。这么说一直到宋朝,至少是北宋,这部书还是在的。可是与罗泌同在南宋的晁公武在《郡斋读书志》中就没有收录此书,高似孙的《史略》中虽然提到了这部书,可是从他的叙述看来,他并没有见到这部书。因此王国维说此书亡于“两宋之际”的说法应当是可靠的。
  往后,我的案头又多了这样一件宝物。我那“钻死牛角”的功夫不就又多了一件利器了。
  如此看来,作为中华传人的一份子,连自己的家珍都心中无数。岂不是不肖的子孙,大大的败家子?
  今后,我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原创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