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王华文-个人文章

想起了在垣中读书的日子

王华文
2016-07-09 10:11   收藏:0 回复:1 点击:4408

    想起了在垣曲中学读书的日子
  王华文
  
  垣曲中学今年迎来了建校六十周年,六十年啊,正好是旧历计年的一个轮回、一个花甲。六十年沧桑之变,物易人非。回首当年在垣中读书的那段日子,难免生发出良多感慨来。
  我是1959年考上初中,被录取到现在的垣曲中学,当时叫垣曲第二中学。那一年全县初中共招收新生10个班。一中(古中)招六个班,二中招四个班。二中新生班分别是8班、9班、10班、11班,我进的是10班。当时二中原有在校生四个班,分别是57年和58年入校,这样全校共有八个班。次年,高中班才由古城一中搬来。至此,二中即变为完全中学。
  我所在的10班,班主任是李怀玉,兼任语文课教师。东垣人,个子较高,清瞿的面孔,头上留着整齐的板寸发,一脸严肃的样子。学生见了都有几分畏怯感。后来他调到乡镇学校任联合校长,口碑很好。数学老师是姚中伦,塬上型马人,教课吐字清晰有板有眼。后来调到一中担任副校长。
  上初中的那年我13岁,懵懂少年一个。此前上初小高小,从没离开过村子。乍一到县城上学,一下子好象到了大地方,一切都觉得是那样陌生,那么新奇,那么神秘。那一年,轰轰烈烈的大跃进运动已经有所收敛,大跃进所造成的各种敝端已突显出来,国民经济发生了严重困难。殊不知,那将是后来被史上称为三年困难时期的开端。全国人都在勒紧腰带过日子,当然学校也不能幸免。不过,也有好的一面,学校的各项工作,不再受“左”的思潮干扰,一切步人正常秩序。
  当时的二中仍处于初建阶段,学校没有校长,副校长李发业主持校务工作。大高个,外地口音,说话态度很和蔼。党委书记叫吴新耕,晋东南人,据说原是调来担任新设立的皋落市市委书记的。说话很难懂,我只听他讲过一次话。
  报到的第一天,放下行李第一件事就是到西边河滩背石头,记得是梁永泰老师带领,他后来带我们体育课。梁永泰老师是闻喜人,较高的个头 ,身材很丰满,戴一付近视眼镜,说起话来嗓音很宏亮,口齿很利索。背石头这一项劳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我们每天早操时间的“必修课”。学校没有大门和围墙,操场是学校西边的一块平地,上操、体育课、集合开会都在这个地方。教室、宿舍、教师和校领导办公室是排列整齐的几十间平房。这几十间平房后来看起来很低矮落后,当时在我们眼里可是很气魄了,坐在那种教室里上课心里自然也有一种自豪感。灶房是校舍前边的一排东房,约有十多间的样子。除此就是后边正在做基础或正在兴建的半拉子工程。我们每周都有一两晌时间轮流参加学校建设劳动,大多是挖土填土之类。
  尽管学校正处于初建阶段,但是,教学秩序井然。学校管理很严格,学生学习风气很浓。中午、下午课间休息时间在各班教室前,都有人领着唱歌或跳舞,过些天学校还组织一次文艺晚会或体育运动会什么的。文体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
  那时我们吃粮都是国家统一供应,每月每个学生成品粮31或30斤,平均每天一斤。比干部职工还要多(后来减了)。学生根据家庭经济收人状况,国家统一发放助学金。分3元、4元、 5元三个档次。特殊困难的,还有6元7元的,不过人数有限,极个别的。评定方法是:学生从所在地开来证明,班里分组评定,最后报学校批准。我当时享受每月3元标准。
  吃饭全校一个大灶,排队凭饭票领取。饭票是每月在事务处缴钱领票,每月一大张,30天或31天,每天分早、中、晚三顿。吃一顿撕一小格。不象现在是食堂制,愿吃什么买什么,愿吃多少是多少。当时大灶不论男生女生、需求量大还是小,每人同样一份。不过,饭食还可以,每天中午饭都可以吃到一个白面馒头,有时也吃大米干饭或干面条。一周或两周可以吃一顿肉菜,叫做改善生活。那时的学生容易满足,大部分都是从贫困家里出来,没有很娇贵的孩子,不很讲究质量,肚子填个差不多就行,不记得有多么饿肚子。学校没有餐厅,打了饭以后自行找地方,满院子都是蹲着吃饭的学生,要是遇到刮大风或是雨雪天,只好顶风冒雨就近钻到宿舍中或站在屋檐下就餐。没有一个学生有怨气,因为他们还不曾享受过坐在餐厅吃饭的滋味,脑子中就没有那个概念。所以,在那种艰苦的条件下并不以为苦,依然谈笑自若乐此不疲。
  到了下午自由活动时间,或者不回家的星期天,同学们就三三两两结伴到新城大街去逛。那时的新城大街哪里象现在这样繁华热闹,买什么的都有。非常萧条,只有一个百货商场、一个纺织品门市部、一个新华书店、一个人民食堂、一个回民食堂。再往上走,还有一个食品站、一个药材公司、一个交电门市部。街中间有一个电影院,街道倒很宽畅,只是商业门面寥寥可数。除此之外,几乎没有摆地摊的和买零星小吃的。平时街上人很少,很冷静,只有我们上了街以后才显得有了生气。学生们象冲出樊笼的小鸟唧唧喳喳,一路走一路喊叫,热闹极了。其实,我们也不买什么,买也没有钱,只是瞎逛逛,看看新鲜解解眼馋而已。
  在二中仅上了一个学期,下学期学校领导就批准了我们华峰藉的几个学生的要求,准予转回华峰中学。因为县上又在华峰增招了一个一年级班。世事难料造化弄人,我们费了好大劲才得以转回家门边上学,却只呆了几个月时间,板凳还没有暖热,就接到县上通知,举班迁往垣曲一中。
  六十年过去了,弹指一挥间。我们那一茬学生都已步人古稀之年。更名后的垣曲中学已今非昔比。在党中央改革开放英明政策的领导下,经过各级政府以及学校历届领导的努力,学校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现在走进垣曲中学,楼房林立、舘室配套、场地宽敞、路面硬化、树木掩映、花香扑面,各种教学设施齐备;教师队伍人才济济;教学手段已完全现代化。在这里上学的同学们应是无忧无虑倾心攻读。所以这些年来,每年考人高校的绝对数均名列运城市前茅。学校也以整体实力挤身于山西省名牌中学行列。
  六十年来,从这里走出去的莘莘学子数以万计,他们有的担任了省、地、县各级、各部门的领导、有的成为国家的科技人才、有的在国防建设中大陷身手、有的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力量。他们都在不同的岗位为国家的四个现代化建设正做着或已做过他们应有的贡献。这是我们垣曲中学各位领导和全体师生的骄傲,也是六十年来从这里走出去的校友们的骄傲,垣曲人的骄傲!不难设想垣曲中学会越办越好,年年都有新成果,年年都上新台阶。
  祝贺您,垣曲中学!
  2016、6、20
  
  
  (字数:约2500)
  附:王华文 山西垣曲县人 一九四六年生 毕业于山西教育学院 1959年曾在垣曲二中读初中(现垣曲中学) 一九六九年起从事教育工作,历任中学教师、小学校长,垣曲县教育局办公室主任 纪检书记 党委副书记 职业高中党支部书记等职 2006年退休 现为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 垣曲县作家协会副主席
  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在报刊上发表文学作品 历年来在国家、省、地、县报刊上均有发表 出版有短篇小说集《山乡风情》长篇小说《梨花渡》散文集《那些忘不掉的记忆》以及发表在网络上的中篇小说《村边有棵老柿树》《老村长的遭遇》等
  
原创[文.百味人生]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