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胡杨林边的看客-个人文章】
艺术由问题开始: 梁文道[转载]
□ 胡杨林边的看客
2016-10-20 22:55
收藏:0
回复:3
点击:808
当大家都在怀念舞林天王、流行歌曲王者迈克尔•杰克逊的时候,有很多舞蹈爱好者却在沉痛悼念他们心目中的另一位王者:碧娜•鲍什 (Pina Bausch ) 。
也许很多中国观众都认识她,几年前她来华演出,曾引起许多争论,可以说完全颠覆了我们对现代舞的理解。碧娜•鲍什是德国最有名的舞台明星,很可能也是过去三十年来对现代舞蹈界影 响最大的人,可是前段时间她突然去世了。
碧娜•鲍什的作品被称为舞蹈剧场,是一种具有戏剧元素的舞蹈,跟传统形式化的现代舞完全不同。这虽然不是她的首创,却是她把它发挥到淋漓尽致。她最有名的作品是《穆勒咖啡馆》,这是西班牙著名大导演阿尔莫多瓦的电影 《对她说(Talk to Her)》中的一个片段,电影中拍摄的是碧娜•鲍什的真实 演出。当时,男主角坐在台下看到这台演出时哭了。它的确是能够让人流泪的。
那是一个非常感人的片段,女舞者蒙上了眼睛在舞台上跳舞,在她旁边摆满了咖啡馆的凳子,它们代表着危险和障碍,会把她绊倒,让她受伤,于是前面那个男人就竭力想为她扫除一切障碍,那是一种无比敏感、充满了保护色彩而又脆弱无比的关系。
《碧娜•鲍什》是一本传记性著作,作者尤亨•史密特多年来一直在关注和研究碧娜•鲍 什及其作品。舞蹈剧场跟传统舞蹈的不同之处在于,最早的现代舞舞台都是空荡荡的,没有什么华丽的背景,而碧娜•鲍什的舞台却常常令人大吃一惊。有时候她的舞台会铺满鲜花,有时又会变成一片草地、一汪水或一个湖……舞台效果本身就很令人震撼。
她用的音乐也很特别。事实上,自芭蕾舞诞生之日始,舞蹈总是跟着音乐走的,比如柴可夫斯基为芭蕾舞写过一首曲子,由编舞家再按照曲子提供的韵律、情绪和节奏来编排舞步。碧娜•鲍 什不一样,她会任意使用从流行到原始的各种音乐元素,而且她并不依靠它们,而是用它们来烘托舞蹈,甚至跟自己的舞蹈做一个对话。这是一种很特别的做法。
正如碧娜•鲍什自己所言:“我在乎的是人为何而动,而不是如何动。”这也正是她的舞蹈为什么如此感人的原因。从芭蕾舞到现代舞,大家通常都很关心技术和形式上的问题,很多人觉得现代舞很抽象,看不懂,就是因为我们太关注它的形式,过于关注舞者怎样展现他的身体——腿劈得好不好,空中旋转了几次等等,而碧娜•鲍什首先关心的不是这些动作,而是——为什么人会有动作?
她的舞蹈很有智慧,充满自信,是一种讲究理性思考的舞蹈。她的每一个舞蹈都是对观众的挑战,这种挑战到了一定程度就会出现很多状况。她一开始率领乌伯塔尔舞团演出的时候,会被当地观众吐口水,接到很多骚扰电话。他们觉得这怎么能叫舞蹈呢?跳舞的人怎么能在台上又说话又演戏呢?还有那些古怪的动作,整个人一下子摔倒在一滩泥灰里,起来之后满身乌黑,一点都不美,怎么能算是跳舞呢?
这正是碧娜•鲍什的特点,也是德国现代舞的特点。它不大关心舞蹈的技法和风格,反而比较关心舞者的想象力以及他们所思考的问题。她说过:“舞蹈从来都不是从脚步出发的,脚步经常从其他地方而来,绝不是来自腿部,我们在动机里面寻找动作的源头,然后我们不断做出小舞剧,并且记住它们。”她的这种编舞方法很有启发性,许多现代舞蹈家都向她学习,不只用来编舞,甚至用来编排剧场演出。
她的排练方法是这样的:坐在舞者对面,然后逐步向她们发问,比如在婴儿或孩子身上可以看见什么?被你遗忘而感到惋惜的事情是什么?大家一起去思考这些问题,再试着用动作去呈现这些情绪,最后把它搬到舞台上。我自己最震撼的经验是看她的《康乃馨》,整个舞台上摆满了康乃馨,到了最后,舞者一个个走到台前,告诉观众我为什么要跳舞。有的男舞者说,因为我喜欢另一个女舞者,所以我跳舞;也有人很坦白地说,因为我不想服兵役……
我们总是很关心他们怎么跳,却从来不关心他们为什么跳。难道艺术不正应该从这种最基本的问题开始吗?
注1:此文是梁文道在凤凰台曾经的节目《开卷八分钟》介绍《皮娜•鲍什》一书时的文字稿,收于《我读(1-6)合集:梁文道的开卷八分钟》,节目播出时间不详。
注2:《皮娜•鲍什》,作者尤亨•施密特 (Jochen Schmidt ),德国电视二台(ZDF)戏剧频道编导,主管戏剧和舞蹈节目,德国舞蹈界权威舞评家与史学家。
******
美的“颠覆者”
□ 胡杨林边的看客
2011-05-25
“我在乎的是人为什么动,而不是如何动。”皮娜•鲍什这样评价她的舞蹈。
皮娜•鲍什,是舞蹈的颠覆者,她的舞蹈不具备传统舞蹈的审美特征,或者说不具备传统审美的特征。她不再通过舞蹈者肢体流畅、舒展、美丽的变化进行表达,甚至不让舞蹈演员展示身体的美与单调的技巧,“在台上,演员们可以像他们生活中那样,穿着高跟鞋或西装,漫不经心、走来走去,她竟然让舞蹈演员在舞台上说起了话……”
北京《生活舞蹈工作室》创建人之一的文慧认为,皮娜•鲍什让舞蹈不再是一件虚假的工艺美术品。觉得,文慧的创作思想和生活理念都深深受到了皮娜.鲍什的影响。《生活舞蹈工作室》就是“舞蹈剧场”在中国的实践载体。
然而,皮娜•鲍什确实被誉为德国最著名的现代舞编导家,欧洲艺术界影响深远的“舞蹈剧场”确立者,“德国现代舞第一夫人”。 33岁时,皮娜•鲍什开始出任德国的乌帕塔尔舞剧院艺术总监和首席编导。
2007年9月,皮娜•鲍什应中国芭蕾舞团之邀,在北京演出了《春之祭》和已经成为经典的《穆勒咖啡屋》。
对于自己来说,观察、理解皮娜•鲍什有两点是至关重要的。
第一点是她童年的经历。皮娜.鲍什1940年生于德国的佐林根,她的父母是一间小咖啡馆的老板,她的童年就在这个咖啡馆里度过。不难想像,《穆勒咖啡屋》与她的童年经历有着某种关联——钻进咖啡馆的桌子底下,以恐惧的目光看着外面的世界与外面的人。那个时期的这种体验,足以在她的心里留下深刻痕迹。她说:“我跳舞,因为我悲伤。”是的,她为了对抗恐惧而跳舞。
“爱情和恐惧、渴望和孤独、挫败和恐怖、人受他人的剥削、童年与死亡、回忆和遗忘……”这是皮娜•鲍什认可的传记写作者、德国剧评人约亨•施密特给这位舞蹈剧场开创者写下的若干关键词。
皮娜•鲍什不是一个乐意于把悲伤和痛楚遮盖起来的人,更不是一个能把痛苦变成花儿的人。不是她没能力,而是不愿意如此去做。她把她感受到的悲伤、挫败和痛楚展示了出来,淋漓尽致地呈现地人的面前。
《1980》,是她为去世的丈夫而创作的。舞蹈或者说是剧的开始时,一排男女站在舞台前向观众展示自己的大腿,有人嘴里叽哩呱啦说着什么。突然间,一个男人在观众席后面大喊一声,顿时全场肃静,这时候,演员全部走下舞台,走进观众席。《1980》的舞台装置是一块真正的草坪,还喷着水,这些男女在草坪上嬉戏、戏谑、嘻笑着,有一两对裸身其中……
《康乃馨》的风格也大致如此。
能让自己觉得皮娜•鲍什是可以理解的第二个因素是她出生、成长、生活于德国。在这点上,喜欢将她与汉娜•阿伦特相对照。对于探究和思索的表达,汉娜•阿伦特用的是文字,皮娜•鲍什则是用动作、肢体、表情乃至情绪。
皮娜•鲍什的“舞蹈剧场”的作品从《春之祭》开始,大都是围绕着“两性的争斗”这个主题展开的。
受过古典芭蕾和现代舞训练的皮娜•鲍什被吴文光说成是一个“捣乱者”,一个革了舞蹈的命的人。这样的赞许下,很容易想起了凯鲁亚克来,他也曾是一个“捣乱者”。
凯鲁亚克,这个曾经在路上热衷于谈论禅的人,离开了路,回归了。
皮娜•鲍什是一直在路上行走,自言自语又旁若无人地说着:“我在乎的是人为什么动,而不是如何动。”
皮娜•鲍什,这个执着于“为什么”而不过多顾及“如何”的,也是颇具争议的舞者,于2009年6月30日去世,终年68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