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爱岩-个人文章】
原来我什么都不想要[转载]
□ 爱岩
2003-01-16 21:53
收藏:2
回复:3
点击:4296
曾经雄心壮志想要做许多事,去经历许多非凡的体验,追求物质与精神的完美。曾经为现实而苦恼,甚至为波澜不惊的安乐生活而自寻烦恼,抱怨生活缺乏激情,精神空虚……
日复一日的过着相同的生活,一颗心在蠢蠢欲动,很不得插上翅膀,飞向自己渴望的世界,恨不得穿梭时空,体验每时每刻的精彩刺激。
然而一切都不够现实,我们还在慵慵碌碌的活着,甚至时常麻木而忘记了自己曾经有过的追求,忘记了自己雄心壮志时的那份豪迈。偶尔的警醒,自责涌了上来,为自己的不够执著而惭愧,却又随忙碌的生活而忘却。
当人长时间的处于幸福中时,便会模糊了幸福的含义甚至不曾记得这份幸福曾经是自己苦苦追寻而得到的。
记得看过一个泡沫剧,剧中的张智霖饰演的哑巴在“呐喊”——张着嘴,扯着嗓子,却无力于发出半点儿声响。看着他撕心裂肺的样子,我突然间觉得嗓子很难受,大声说起话来,以证实自己还能说话。从生下那天起,我们便是会喊会叫的人了,多少年来,从来没有意识到,能说话,在别人的眼里也是一种幸福,而且是永远都无法企及的幸福。
电视剧的故事自然有些假,却敲醒了我,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一群人,同样在充满生命力的追求着自己的幸福。
有那么一个男孩,失去了双臂,却通过自己的努力而进入了大学。没有双手,他只能用脚记笔记,用脚敲键盘,用脚下棋,可是他却是满脸带着幸福的,因为,他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接受高等教育。我曾经尝试着去体验他的那种感觉,然而没有经历过的,自然也不会真实到哪儿去,常年累月的痛苦,我们旁人绝对想象不出的。他没有一点儿的忧伤写在脸上,而我却为他而痛苦。
同情之余,就感觉到了自己的幸福,虽然这样真的是很残忍,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了别人的痛苦之上。可是,这就是现实,现实残忍的让某些人生来残疾。
这一切,都是远离我所在的生活的,如果不是偶尔在电视上看到那个遥远世界中的人们,或许我永远也不会意识到,能看、能说、能用灵巧的双手完成复杂的劳动是一种幸福。
曾经小心翼翼不去涉及别人的痛处,让对方难过。而却每每会听到他们自己坦然的讲起这些,一脸的安然,让我觉得自己的多心。看得出他们的不在乎,虽然,我也知道,在特定条件下,不在乎也会变成阵阵痛楚袭上心来。
套用一句张智霖用哑语表达出来的话——二十多年,我已经习惯了。
习惯让人麻木,让痛苦和快乐统统的都走的远远的,把生命的一切都归于平淡,仅仅在偶尔的瞬间被勾想起这些,烦恼一阵,快乐一阵……都是暂时的,只有平淡的才是永恒。
就是这样的,求与不求,都由不得自己,梦想成真也只不过恰好愿望与现实凑到了一起而已。
可是即使是真的用自己的努力换到了理想,生活改变了,以后会怎样?
答案还是一个——在新鲜过后,重归平淡。
习惯使然。
有些人习惯了居高临下,有些人惯了低声下气而自身都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对之处,就象习惯了大鱼大肉与习惯了粗茶淡饭,都不会觉得自己每天吃的有多好,快感多是暂时的,双方一对换,时间久了,谁都又觉得自己的生活乏味起来了。
就象习惯了被打被骂而不觉得痛一样,当习惯了面对自己所爱的人时,心跳的感觉也早已烟消云散,却因为习惯了对方一切的一切,而又不舍得离去。那些喜新厌旧之人,当因为不愿意继续习惯下去而离开以后,还是得继续习惯下一个人,重复着相同的境地。
苦苦的追求物质与精神的优裕,却在达到后,还是会慢慢的滑向空虚失落。
生命多变,无论怎么去想,所有都是一个不定数。曾经想要研究《易经》探寻一下生命的奥秘,却被告知,生命正是因为神秘而美丽,因为充满希望而有活力。我放弃了,即使真的寻到了那份神秘,却也会因为习惯了预知未来而让生活变得了无新意。
自然就是自然,我们任何人都无法控制整个大环境。
顺其自然的生活是一种积累,脚踏实地的做事,积累是一种量的变化,当机会到来时,恰好积累的已经达到了那个高度,量变自然就转为了质变。而刻意的追求什么,却往往会因为积累不够,而心有余而力不足。眼睁睁的看着自己所求从眼前滑过抓不住而痛苦不已,而实际上那本就不该属于你,而自己太过于急功近利了,相当于自寻烦恼。
至今仍没悟出生命的意义,我们都是俗世中人。也许顺其自然是一种很好的心态,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保持一颗平常的心,无论在碰见渴望或无奈的时候。
我什么都不想要,只要一颗的平常心,就会使我过的坦荡而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