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陈嘉珉-个人文章

陈嘉珉哲学思想概述(下)(作者:金石会)

陈嘉珉
2020-05-31 20:15   收藏:0 回复:0 点击:6880

    NO.5. 陈嘉珉“心”学
  
  【概要】任何人讲唯心、唯物,都是用“心”在讲,终归是“唯心”的,此其一。其二,任何人思考心,并没有思考心,因为一思考心,心就跳出来了。有人说,我如何自私,我如何坏蛋,我如何差劲。这说明他很好,为什么?因为他一说他自己,他就跳出来了。
  
  【陈嘉珉:犁地】小时在家当农民,手把犁头犁地,我在想一件事——我不知道没有被翻过的那一片土,踏上去会有什么脚感,因为人在扶犁翻土时,永远站在未被翻过的土地之外。为寻找感觉,有一天犁地,我故意站在没有犁过的地里,反身弯腰扶着犁,牛一走,我就踉踉跄跄站不稳,突然扑倒在翻过的泥土上,拖犁的老母牛回头盯着我,大眼睛里露出怜悯的神情。和我一起干活的农民老兄说:“你发鸡巴疯呀,你不会犁地啊!不要站在那边,要站在这边!”我吼道:“少啰唆,你懂个球!”我这个人最大的特点,就是爱琢磨。后来我琢磨一个问题,就是任何事情都可以琢磨,只有琢磨是不可以琢磨的,这和犁地是一个道理——你要去感觉那个没有翻过的地块——去琢磨那个琢磨的意思,就会栽跟斗!
  
  【陈嘉珉:见见之见】进入中年后修佛,我在《楞严经》上又看到一句经文:“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可及。”这就是一个矛盾了,当我们去认识自己的思想时,已经把思想分割成两部分——一个是对象思想,一个是认识思想的本体思想——这就不是思想了;可是思想不离开思想,又怎么能够认识思想呢?当我还持有凡夫见的时候,总爱琢磨——认识思想的那个思想,即认识的思想主体,永远是在被作为认识对象的那个思想之外,那么认识思想可能吗?所以人永远在思想之中,永远在思想,永远在唯心之中,永远在唯心,这就是“见犹离见,见不可及”!
  
  【冯达庵:举椅】冯达庵居士在《佛法要论》中举了一个形象的例子:“众生所感见之世界何所从来?此哲学家所亟欲解决者也。世界原是幻影,殊非实有。构成此幻影者,意识也;哲学家之讨论工具,亦意识也。能论、所论俱属意识,而求上探世界本源,无异趺坐椅上而欲自举其椅,无有是处!”世界是意识构成的,冯居士说:“世界或融或露,完全操自我心。一言蔽之曰:世界者,我心之所表现。”那么哲学家用意识去认识意识,能论、所论都是意识,这如何能够认识意识呢?这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啊。这就好比盘腿坐在椅子上,而要自己把椅子举起来,怎么可能啊!换一个“唯物”的角度看,冯居士认为,大自然产生生命,生命产生精神,精神又产生认识,认识能力只是大自然和生命现象的从属、派生部分,这个部分要反过来认识整体,或认为自己就是整体,未免说不过去吧!这个道理就是苏东坡说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你是山中的一只小蚂蚁,如何能够识得山的真面目啊?这种令人无奈的趋势,当代杰出诗人北岛也表达过:“摒弃黑暗,又沉溺于黑暗中。”
  
  【陈嘉珉:抱子】我曾经抱着一岁的儿子坐在椅子里玩,儿子的玩具是另一张椅子。玩法很简单,我用手把空椅子拉过来,儿子用脚蹬过去,我又拉过来,他又蹬过去,蹬得哈哈大笑。最后我不拉了,儿子就用脚蹬我和他坐着的椅子扶手,可是怎么也蹬不动,就啊啊啊地大叫起来。这个行为与冯达庵先生所说自坐骑上、欲举其椅的例子相同,分辩唯物、唯心的人,其实无异于自坐椅上、欲举其椅的啊啊叫唤的孩子。俗话说“抱着娃娃找娃娃”,唯物者在自己一片心空笼罩下也做着同样的傻事,当偶遇机缘悟性开时,举手看天才恍然大悟,发觉宇宙万物唯心所现。世间人无论何人,皆走不出我心,越唯物便是越唯心,唯物所论,总是心之功用,非肝、脾、肺、肾来认定。世间人犯执着,这是第一层唯心,进一步来论定唯心,这是第二层唯心。所以唯物者都是尖端顶峰级的唯心者,其根源就是身在庐山看庐山、抱着娃娃找娃娃、自坐椅上而欲举其椅,在心中找心,在意识中认识意识,这是不可能的,是极端的“唯心”主义。
  
  【认识意识】那么人是否有可能认识意识呢?冯达庵居士说:“欲椅之举,必下座而为之;欲世界问题之解决,必离意识而会之。果有解决决心乎,不可不求之佛学。”冯居士的真知灼见说明,既然意识无法离开意识,那我们就离开意识而不带意识吧,这就是通灵的佛法了——离开椅子而不要带上椅子。凡夫的思想不能离开思想,世间法永远不能窥见世间法的究竟,只有灵哲学才能鸟瞰人类意识的全部。人的认识能力既无限又有限,人把认识的目光对着自己的时候,就寸步难行了——康德、黑格尔折腾的“二律背反”,正是他们远离佛法、远离灵哲学的局限。人生的过程与世界的过程相统一,就是佛法,就是如来,就是灵哲学。在这个统一之中,宇宙是我,我也是宇宙,这样就没有认知障碍了。
  
  【超越知识】没有认知障碍,就是没有世俗哲学的知识折腾。人生过程与世界过程合一,即天人合一,就会超越知识,获得究竟的正知正见。《货币战争》作者宋鸿兵说:“我们知道我们知道的,我们也知道我们所不知道的,但是我们却不知道我们不知道的。”这句话含有经文性质,是这部畅销书中最重要的一句话。一个人知道自己知道的东西不足为奇;有些东西自己虽然不知道,但能够明白所以不知道的缘由,就是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说的“谁若知道了不可知是不可知,谁也就总算对于它有所知”,于是就会有预警心理而以防不测;而“不知道我们不知道的”,就是遇到了知识障碍。人永远都会面对未知世界,人没有办法全知天下和未来所有信息,因此最令人赞叹的,是那些永远面对未知世界,却能够超越知识、克服障碍而出奇制胜的人,这些人神奇地超越、回避了知识构成的障碍和陷阱——成为能够警惕“不知道我们不知道”陷阱的人!宋鸿兵说:“中国最缺乏的不是某个专业方面的专家,而是能打通各个领域之间壁垒的战略思想家。”专家是最容易在知识上生起障碍的群体,而战略家沟通与超人力量的交流,能打破专门知识的障碍而超越知识,把不同的专家知识恰当地放在全局层面的不同战略位置上,使其发挥最佳效用。
  
  【老子和庄子】老子的《道德经》说:“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东西,这是最可贵的;对自己应该知道的却不知道,就是头脑有病(sick minded)。有道者头脑没病,是因为他把病当作病(who recognizes sick minded as sick minded);能够把病当作病(没有病态心理),他就没有病了。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求无涯,殆哉矣!”那么如何做到“知不知”呢?这就必须有道的智慧,不能一味地学习知识(以有涯求无涯)。佛家认为“一法通则万法通”,这个“一法”就是道家的“道”,就是大智慧,人无大智慧便是一种病态。没有智慧是产生“芝诺定律”的根本缘由。
  
  【之诺定律】曾有一位学生问古希腊哲学家芝诺:“老师,您的知识比我的知识多许多倍,您对问题的回答又十分正确,可是您为什么总是对自己的解答有疑问呢?”芝诺顺手在桌上画了一大一小两个圆,然后说:“大圆圈的面积是我的知识,小圆圈的面积是你们的知识,我的知识比你们的知识多。这两个圆圈的外面就是你们和我无知的部分,大圆圈的周长比小圆圈长,因此,我接触的无知的范围也比你们多。这就是我为什么常常怀疑自己的原因。”美国作家杰夫·豪(Jeff Howe)创作的《众包》,是一部超越知识的杰作。价值中国网CEO林永青先生在给陈嘉珉一则微博的回复中说,他2009年为《众包》一书写序,通读该书,有一句话印象最为深刻:“一个组织无论多么优秀,也要记住一点,那就是这个世界上最优秀的人才,永远在你的组织之外。”套用这句新产生的名言,可以说“世界上最有用的知识永远在你的知识围墙之外”,这就是“芝诺定律”啊,或者说是“芝诺定律”的变种。一个普通人知识越多,无知也越多,这就是“芝诺定律”。必须获得道家的“道”和佛家的“法”,才能突破“芝诺定律”,治好“不知知”之病,这就是佛家的一真法界。在一真法界,是以一道驭万有、一法通万法,完全超越了知识,突破了知识障碍,获得了健康精神。
  
  【电视镜头】凤凰卫视一个镜头——外面发生大地震,死亡好几万人,乱糟糟一片;但在一个寺庙里,法师正在主持祈祷法会,秩序井然,所有人都十分镇定安静,任何人看到这个镜头,都会心有所慰。地震是未知、不可知的,但也是已知的,因此出家人能够不随境转,岿然不动,这就是“知不知”的威仪法相。
  
  【天人合一,超越知识】天人合一与超越知识是一个意思。都是修佛、悟道获得的大自在,是最高的人生境界。人处在这个境界中,就是游戏的庄家。什么意思?就是庄家看得见底牌。不是庄家的人是凡夫,凡夫都是知识分子和技术工人,全凭知识、技术去博弈,要分析、研究、思想啊,这样出错的几率就很大。庄家凭“知道”去博弈,他不用分析、研究、思想这些凡夫智能,庄家看着你手里的牌出牌,他要思想干什么,因此没有出错的理由,所以赢家都是凭“我知道”去博弈的人。
  
  【超知二例】例一:人事信息。有的人会研究形势,会研究天时地利,认为什么人、某某人会受到重用,这是最低层次;中间层次的人,他在决策者身边,比如给领导开车、泡茶、扫地、看门、当秘书的,知道的信息多,他说要用某某人啊,我听说的,我知道的;处在最高层次的是决策者,他说你要研究吗?你不是听说、知道吗?可是要用某某人由我说了算,是我决定的!例二:国际金融。处在最低层次的是各国的专家教授,他们干什么?就做“我分析”“我研究”,要写堆积如山的论文和专著,专搞知识折腾;高一个层次的人,可能是华尔街的打工者,包括扫地倒茶和当保安的,他们有资格讲“我听说”“我知道”;处在最高层次的人只说“我决定”,那是佛菩萨啊,都修成大道无形了,成仙、成妖、成精了,那就是华尔街的大佬们。大概犹太商人和政治家多是仙人、妖精,多处在“我决定”的最高层次,而华人政治家、商人、学者多处在“我分析”“我研究”的低层次,若软实力和情报工作做得好,则可达到“我知道”的中间层次。
  
  【超知与修行】做到高层次需要修行,只有修行才会觉悟,才能沟通与超人力量交流,才能像法会上的僧人那样静定如山。唐代有个僧人写有一首悟道诗:“近日寻春不见春,茫鞋踏破垄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人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迷,一种是悟。迷的人要学习很多知识,而且要走很多地方去广闻博览,但是越学越迷,这就是老子讲的“其出弥远者,其知弥少”。周围一切都充满天道的语言,无一不在向人示意,无一不在对人说法,正如佛家所说“青青翠竹无非般若,郁郁黄花皆是妙谛”,所以说“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觉悟的人天人合一,便会自然感知“春在枝头已十分”,而无需任何知识去做无用功,去“寻春不见春”啊。迷者即便周游世界,把一切看得明明白白,依然是一无所知。每一种知识都打开一扇窗户,让人看到一个新世界,同时也会在视界里筑起一道围墙,让人以为“世界就是这样”,这就是所知障——所知者构成一种障碍。所以,没有开悟的人,没有灵哲学思维的人,不知道超人力量为何物,往往越学越糊涂。
  
  【代表作品】《人生折腾与超越知识》(专著);另有《怎样获得快乐》《超人力量如何折腾世人》《人生折腾的矛盾法则》等百余篇网文,引起崔长林、张海勤、韩和元、何党生、何天恩等数十位学者强烈争议。
  
  NO.6. 无为风水学
  
  【说明】所谓无为,是“无”传统风水学之“为”,并非没有行动、行迹之谓。这一节比较难写,因为陈嘉珉关于无为风水学的原创文字不多,他说风水理论古已道完,创新只体现在应用和操作上,论理只在点滴心得。风水学如与佛法接头,定会新意无穷。陈嘉珉创新的风水案例极多,少说有几百个,陈先生说都是保密的,这是对顾客负责,为客户保密,他自己没有任何秘密。
  
  【无为风水例】比如根据2015乙未年九宫飞星图,二黑巨门星和五黄廉贞星这两大凶星分别在东南方和正西方,传统公认的凶星化煞方法,是要在这两个方位各挂六枚铜钱化解。有客户说买不到铜钱,陈嘉珉说那就在网上搜索铜钱图,用打印纸打两张六枚铜钱图,贴在东南方和正西方就行了。有人说陈先生我不在家啊,长期做业务在外边,陈嘉珉说那你面朝家的方向双手合十,心念那个方位挂上六枚铜钱就行了,美其名曰“心挂”。有客户说想接陈大师来,帮看看这个商厦大门如何设置,陈嘉珉说你在电话里告诉我相关信息就行了;对方说那好,我用微信发张图片给您看看,陈嘉珉说不用,就两句话讲清即可。有客户说陈先生呀,可惜您说的那个风水吉祥物没有买到,陈先生说不要紧,在心里边念三遍即可,这叫“心念”法门。
  
  【客户争议】有客户说,陈嘉珉的风水之道太随意,太活套,不严谨,不可信。甚至有人说,陈先生不能算是真懂风水、真会风水的人,属于不懂装懂的忽悠一派。又有客户说,陈嘉珉与一般忽悠风水师不同之处,是他自有一套看似很成熟、很有依据的理论,尤其是与佛法结合。陈嘉珉风水理论的褒奖者大有人在,而且也像他的风水理论那样很有一套理论。有人说陈嘉珉的风水术是风水禅,有三个境界。他不懂风水时,属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状况;似懂非懂、半懂不懂时,属于“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状况,这阶段必然很来劲、很得意、很谨慎,事事亦步亦趋,件件皆有根据;真正参透、精通风水大道之后,属于“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的境界,这是大师级境界,大师看风水很简单,可以突破常规,甚至连罗盘等基本工具都不用。显然陈嘉珉的风水学和风水术已经达到这个最高境界,此境界如《金刚经》所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凡所有法皆是虚妄”,因此陈嘉珉能够事事活学活用,件件信手拈来,随想便是般若,开口即道如来。
  
  【代表作】数百个机密风水案例。
  
  NO.7. 西部大开发投资定律
  
  【投资主体】西部大开发最缺少的要素是投资,西部地区没有能力在短期内依靠自我供血而成长为经济巨人,同时国家财力有限,无法解决大开发的资金需求,因此必须引进外部投资。在国家经济体制转轨后,西部大开发是一种市场行为,其市场和投资主体应是企业而非政府,主要投资来源只能是国外国内的非官方资本。
  
  【逐利本性】非官方投资是以追逐利益为本,因此只有利益才能把非官方投资吸引过来。西部大开发关键是人才。只要有利可图,投资即来;投资到来,人才即来。这是一个“利益——投资——人才”的良性循环机制。大开发没有人才不行,但如果没有利益,没有投资,便永远不会有人才。
  
  【安全需求】投资不仅需要利益,而且需要安全。一个健康的投资人对法治安全的需求超过其对财富冒险增长的需求,其投资利润不是通过原始积累时期那种无法无天的冒险来获取,而是要在有利可图的情况下,希望把钱投到一个安全的地方,从而平稳地实现其利润;如果一个地方虽然看起来有利可图,但没有安全保障,投资者就会裹足不前甚而断然回首。因此西部大开发地区要大量引进国外国内民间资本,必须提供一个能让外来投资者“安全获利”的法治环境。
  
  【投资定律】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在不同的投资环境,利益和安全都是一个变量,投资也是一个变量;但投资变量是由利益变量和安全变量决定的。根据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确立一个并不表示确切量变但反映量变关系、方向及其规律的投资定律:投资量=预期利益值/非安全系数。该定律的含义是:如果非安全系数为确定值,则大量投资将涌向预期利益值大的投资环境,即投资量与预期利益值成正比,预期利益值越大,投资量就越大;如果预期利益值是确定的,那么大量投资将涌向非安全系数小的投资环境,即投资量与非安全系数成反比,非安全系数越小,投资量就越大。如果一个投资环境相比别的投资环境预期利益值要大,且非安全系数又小,那么它需要多少投资就会有多少投资涌流进来。一个最佳的投资环境是一个预期利益值最大且非安全系数最小的投资环境。投资者的预期利益值的确定主要是依赖于真实可靠的利益导向,缩小非安全系数则主要依靠法制。因此这个投资定律提醒广大的西部大开发地区:如果你的开发主要是需要投资的话,那么你要做的根本性工作就只有两项——利益导向和法制准备。
  
  【利益导向】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充分挖掘西部的投资利益去吸引国外国内的民间投资,利益越多,换来的投资就会越多。可是“利益”本身不会说话,不会主动向投资者招手,但“利益”又必须让投资者了解和相信,这就要西部地区政府和市场主体主动作为,善于“发掘”“包装”和“推销”利益。
  
  【法制准备】第一,建立能促进西部大开发的法律体系。西部地区有全国最多的民族自治地方政权,可在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原则框架内,充分利用《民族区域自治法》提供的有利因素和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所颁布的有关政策,最大限度地行使自治权限,制定出有利于吸引外资和非国有经济发展的法规条例、行政规章和政策措施。特别是要把已经发掘出来的利益通过法制“包装”起来,使投资者能看到并坚信,只要拿出钱来投资西部,投资的利益收获是有法制保障的。第二,优化法治环境。这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作,一是要培育公众的法治意识,二是要严格依法办事,三是要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第三,提供完善良好的法律服务。
  
  【注】1、代表作:《西部大开发,利益导向和法制准备是根本》(论文);《论西部大开发与利益导向和法制准备》(论文);《西部大开发的投资需求与法治对策》(论文);《西部大开发的投资定律》(论文)。2、投资定律虽是经济法则,但体现了陈嘉珉最为擅长的哲学思辨和逻辑思维。
  
  NO.8. 建设理性政府
  
  【历史背景】中国历史上许多不可挽回的重大环境破坏,都是政府科学理性观念缺失导致的非理性行为所造成。在任何情况和历史条件下,总有一些个人和组织能够预见到:非科学发展必将挫败所有发展。造成事实上破坏环境、挫败发展的根本原因,就是在这些长达数百千年的破坏中,没有一个富有科学理性观念的政府组织及其科学理性的管理决策。由于没有管理者政府的理性作为,人们就宁愿现在破坏而不顾将来,所以“天灾”说到底是非理性的“人灾”,是科学理性观念缺失的政府“人灾”。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从不良方面看,是以生产资源的极大浪费和环境破坏作为代价的,这说明一些地方政府仍然没有从触目惊心的历史事实和惨痛教训中吸取科学理性的养料,依然没有全面树立起科学理性的发展观念。作为社会决策和管理者的政府,必须树立科学理性观念、具有从理智上控制任何破坏行为的能力,否则“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会成为一个有名无实的口号。
  
  【必要性质】政府的重大失误主要由其非理性的决策行为所造成,而非理性的决策行为则是源于缺乏科学理性的发展观念。观念是行动的先导,错误的观念必然导致错误的行动;某种观念的缺乏必然导致政府的不作为或严重的错误作为。政府非理性行为可能会在短期内取得一定发展成就,但最终会由其非理性行为所造成的恶果将发展成就破坏殆尽。立法和司法不能反推出理性政府,相反没有理性政府,立法和司法都会流于形式,落于四柱学所说的“空亡”(名存实亡)。
  
  【理性政府】政府是政党的工作界面,政党的伟大思想要通过政府去贯彻落实。理性政府具有科学理性的发展观念,不会只顾局部和眼前利益去破坏长远和谐发展的基础。理性政府追求的核心价值取向是公正、高效、规范、廉洁。理性政府能够最大限度避免个人有限理性局限,并按科学、民主、法治原则作管理决策,其施政能够顾及长远和维护整体全局利益。
  
  【核心价值】1. 公正——政府行为追求的核心价值。政府对所有的市场主体均应一视同仁,公平正直,没有偏私。政府的公正行为必须是法定的规范行为,不仅公正执法,还要保证规则本身的正义、科学和公开性。2. 高效——实现政府公正行为的效率保障。作为在市场经济中履行服务职能的政府,必须增强便民意识,在最短时间内以最高效率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否则将会拖延市场主体的竞争机会甚至制胜先机。而作为履行裁判职能的政府,无论是制定和执行规则,也必须运作高效,否则将延长政策时滞,导致监督和控制失灵。3. 规范——政府行为公正、高效的强制保障。(1)“实体”规范。政府行为的公正和效率要体现在规则的制定和依法执行活动中,不能以脱离规则的公平道德和效率观念来对抗法律规范。(2)“程序”规范。政府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行事。政府职能的发挥必须程序合法,按照规则来管理社会事务,不能为单纯追求效率而违背法定程序。4. 廉洁——确保政府行为公正、高效、规范的前提条件。一个公正、高效运作的政府必须是一个廉洁的政府。它要求作为市场准入、通行、出局裁判者的政府,必须廉洁奉公。不廉洁将无公正可言,不能以腐败去换取高效,不廉洁的高效势必损害公正和政府权威,最终导致政府管理行为无效。政府行为如何实现公正、高效、规范、廉洁的价值取向?必须将新价值取向融入行政立法中,使其具有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并使之成为全体公务员的坚定意识和最高价值观;加快建立现代公务员制度;实现由神明的全能政府观念向务实的有限政府观念的转变;加快公务员队伍素质建设。
  
  【重要指标】1. 理性政府必须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避免个人独断专行;2. 理性政府必须规范有序和廉洁奉公;3.理性政府必须切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4. 理性政府必须脱离恶性博弈循环;5. 理性政府必须切实贯彻落实“三个代表”,尤其“代表人民群众利益”;6. 理性政府必须真正和企业分开,即所谓政企分开。
  
  【建设难点】许多在理性、大局和长期选择上是明白无误的事情,却会遭到自利人性、局部利益和短期选择的错误对待。人类几千年来,理性始终斗不过自利本性和博弈规则。自利本性支配的恶性博弈规则就是:如果我不这样做,你就会那样做,于是我就吃亏了,因此我也必须这样做。如:如果我不发展核武器,你就会发展核武器,于是我就会吃亏,因此我也必须发展核武器——严重威胁人类和平安全而又无法遏制的军备竞赛就这样日甚一日地开展起来了;如果我不弄虚作假,你就会弄虚作假,于是我就吃亏了,因此我也必须弄虚作假——诚信、信用就这样令人痛心地失去了;如果我不贪污贿赂,你却在贪污贿赂,于是我就吃亏了,因此我也必须利用权力伺机寻租——群众痛恨的官僚腐败就这样扩散开来了;如果我不种植烤烟,别人却在种植烤烟,于是我就吃亏了,因此我也必须种植——一个明白无误对人体和公共文明有害的经济作物,就这样日益普遍地发展起来了;如果我不破坏环境获取眼前利益,别人却在破坏环境获取眼前利益,于是我就吃亏了,因此我也要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就这样不可逆转地日趋恶化了;如果我不引进污染企业,别的地方也会引进污染企业,于是我就吃亏了,因此我也要引进——我们原本绿色清洁的地盘就这样一天比一天缩小。恶性博弈的后果非常可怕,今天世界上没有谁敢保证,人类因为恶性博弈所制造的灾难尤其是环境灾难,如果从现在起不能得到有效控制的话,将来不会成为超过战争的重大灾难或引发世界战争的根本性灾难。如果各省区、各地州、各县市之间存在一种竞争博弈的关系,就必然会急功近利、好大喜功、漂浮急躁、追求短期政绩和形象工程,尤其是破坏环境,后果不堪设想。
  
  【代表作品】《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建设理性政府》(论文);《浅谈建设理性政府的重要指标》(论文);《建设统一市场和理性政府的认识与构想》(论文);《公正、高效、廉洁、规范——论政府行为的价值取向》(论文);《建设理性政府与转变增长方式》(论文);《建设理性政府——访知名学者陈嘉珉》(答价值中国记者问)。
  
  (原载《星光文化》网刊/2016年12月)

作者签名:
价值中国网-陈嘉珉的网站:http://chenjiamin.chinavalue.net

转载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