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三木子-个人文章

管建勋小说《云燕》的时代与艺术特色浅谈

三木子
2025-01-07 06:13   收藏:0 回复:0 点击:28

    管建勋小说《云燕》的时代与艺术特色浅谈
  
  管建勋的小说《云燕》,现在的许多年青人都没有读过,甚至都不知道有这样一本书。作为中国文革小说创作的最后一部,《云燕》是一个标志,是一个符号,它标志着“文革体”小说创作的终结。我们研究管建勋和小说《云燕》,是当代中国文学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的。《云燕》是具有那个时代独特的思想与特色小说。
  《云燕》这部小说创作于1976年,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当时强调知识青年与工农相结合,小说中李云燕高中毕业后到农村落户并成长为大队党支部书记的经历,正是这一时代号召的体现。同时,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也贯穿其中,通过描写大队农田受灾时李云燕带领群众与阶级敌人的斗争,展现了当时社会的政治导向。作者满怀革命激情,歌颂了社会主义新生事物的成长。李云燕扎根农村干革命的行为被赋予了极高的价值,体现了当时社会对奉献精神和集体主义的崇尚。此外,小说也展现了在困难面前坚定信念、依靠群众的精神。
  《云燕》在艺术上是进行了认真的探索的。
  在人物塑造上,作家成功塑造了一系列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主人公李云燕形象鲜明,她既有知识青年的朝气与理想,又在农村的实践中逐渐成熟稳重,展现出坚定的革命意志和领导才能。其他人物如老支书李国庆的经验丰富、沉稳可靠,妇女队长李志英的热情积极,大队长姜振强的踏实能干,中农李老闯的思想动摇等,都丰富了作品的人物群像,使读者能从不同角度感受到时代的特点。尤其是在对一些负面人物的形象塑造上,比较成功,丰富的中国文学的人物画廊。
  在情节设置上,围绕着大队的发展和斗争展开,情节跌宕起伏。既有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威胁,又有阶级敌人的暗中破坏,还有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和思想斗争。如在面对农田受灾时,李云燕带领群众抗旱救灾、抢种补种;在发现阶级敌人的阴谋后,与敌人展开机智勇敢的斗争等情节,都扣人心弦。
  在语言风格上,运用比较独特的京东语言,表达了那个时代的精神。小说的语言诙谐风趣幽默的,一般通过简洁明快的对话,颇具文采的叙述,对那个时代的刻画是准确的具体的生动的。小说较富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乡土气息。在描写农村生活和劳动场景时,运用了大量生动形象的口语化表述,语言土的“掉渣”,使读者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农村的氛围和农民的质朴。同时,在表达革命激情和政治理念时,语言又具有一定的鼓动性和号召力,具有比较强的时代特征。

作者签名:
吾如鱼虾,人间如水,无形之钓者常常有之也。

原创[文.你评我论]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