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三木子-个人文章

孔子小传

三木子
2025-01-09 05:28   收藏:0 回复:0 点击:22

    孔子小传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乱世,志于弘道。其先世为宋国公族,后避乱奔鲁,遂为鲁人。
  幼时孔子即显聪慧,好礼好学,常陈俎豆,习礼仪之事,有异人之风。既长,遍访名师,问礼于老聃,学琴于师襄,博采众长,学养日深。其身形修长,容貌奇伟,目光炯炯,透睿智之光,心怀仁爱,欲救天下苍生于水火。
  初仕于鲁,任委吏、乘田之职,虽官职低微,然孔子兢兢业业,克尽厥职,所司之事皆井井有条,政绩斐然,渐受时人瞩目。后因鲁国内乱,遂离鲁适齐,于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沉醉于礼乐之美,然未受重用,遂返鲁,广收门徒,传道授业,以启民智。
  孔子以“仁”为核心,倡导“仁者爱人”,主张克己复礼,欲以礼义规范人心,使天下归仁。其教诲弟子,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无论贵贱贤愚,皆可受教于门下。其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或擅政事,如子路;或长文学,如子游;或精德行,如颜渊,皆成一时之杰,为儒家学说之传承与发扬奠定根基。
  中年之后,孔子率弟子周游列国,历经卫、曹、宋、郑、陈、楚等国,一路颠沛流离,困厄重重。或遭匡人之围,生命危在旦夕;或受陈蔡之厄,绝粮七日,弟子皆有愠色,而孔子弦歌不辍,安贫乐道,信念不移,仍孜孜不倦地向各国君主宣扬其德政主张,欲以礼义治国,致君尧舜,然终不见用,其道难行于世,令人扼腕叹息。
  晚年孔子归鲁,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集上古文化之大成,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其言行被弟子记录整理,成《论语》一书,千古流传,影响深远。孔子一生,虽未得偿政治抱负,然其思想如明灯,照亮了华夏文明的漫漫长路,为后世尊为“至圣先师”,其儒家学说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主流,历经千年而不衰。

作者签名:
吾如鱼虾,人间如水,无形之钓者常常有之也。

原创[文.你评我论]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