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三木子-个人文章】
袁知县积善功过释老囚
□ 三木子
2025-02-26 06:07
收藏:0
回复:0
点击:257
袁知县积善功过释老囚
——袁了凡在宝坻系列小说之十七
万历十七年的冬天,好多人事都十分诡异和蹊跷。比如县衙檐角的獬豸兽首突然就披上了孝衣般的积雪。袁了凡握着火钳拨弄炭盆,忽然听见前堂传来木枷拖地的声——今日要审的,是个偷了贡米的老举人。
"大人,按《大明律》该刺配千里。"刑名师爷将卷宗推上前时,袖口露出半截金丝楠木算盘。袁了凡却盯着案头摊开的功过格,不为所动。而纸页间"见义不为,百过"的朱批灼得人眼眶通红发烫。
他忽然起身,衣服的袖口碰翻了青花笔洗,冰水溅上官服落到官靴上:"把囚犯请到内院省身堂。"
袁了凡至今记得,万历三年那个暮春,偶遇孔先生的情景。采药去的他从慈云寺的门前经过,他看到,院内的海棠花被雨打湿,鲜艳欲滴。
"施主留步,吾与汝缘聚。吾观汝命格清奇,可惜流年不利啊。"孔先生的手指划过他掌心,黄铜烟锅在香案磕出闷响,"县考童生,当十四名;府考七十一名;提学考第九名。后任四川一大尹,在任三年半,即宜告归,惜无子……"烟圈在空中凝成一幅命盘,"五十三岁八月十四丑时,寿终正寝。"袁了凡喉头涌起血腥气,他瞥见功德箱旁散落的《功过格》,突然抓起掷入香炉:"既是天命注定,要这劳什子作甚!"
火焰舔舐书页的刹那,暴雨突降,疾风带雨击穿窗纸。待青烟散尽,功过格竟完好如初,唯有封皮多了道焦痕,形似判官一笔……
"禀大人,某已查明,当年通州粮船在运河翻覆,七十三人获救,果如大人所言,是在案老举人所为。”师爷满目清明。袁了凡抬起头,面带欣慰“他隐身而去,不留姓名,当为善举”。
“正是。”师爷递上卷宗。
……
省身堂弥漫着艾草味,四壁挂满黄纸符咒。袁了凡示意衙役除去老举人的枷锁,将功过格摊在八仙桌上:"崇祯元年黄河决堤,通州船翻覆,先生曾散尽家财救活七十三口,可对?"
老举人浑浊的眼珠陡然清明后复暗淡:"是又怎样?后来,我夫人……是挖观音土吃了胀死……"
"按《太微仙君功过格》,救人一命百功。"袁了凡将三枚铜钱推过桌案,铜钱落入功德箱。功德箱一阵悦耳的脆响中,屋梁上忽然传来乌鸦振翅声。
斜阳穿过窗棂,将功过格一一投影在粉墙上。袁了凡忽然发现那影子中竟有一株枝繁叶茂的树,每根枝条都缀满铜钱大小的功德印。
……
入夜后骤雨忽至。袁了凡将功过格供在佛龛前,檀香中隐约响起县衙的升堂鼓声。他望着檐角铁马,想起当年到任那日满城百姓执火相迎的情景。火把倒映在窝头河上,恍若给幽冥司的功德簿添了千万盏长明灯。
铜壶滴漏将尽时,他摸到功过格封底凸起的针脚。拆开夹层,半片焦黄的纸飘然而落——竟是当年慈云寺焚书时缺失的一页。借着残烛细看,赫然写着:
"私者一时,公者千古。"
作者签名: 吾如鱼虾,人间如水,无形之钓者常常有之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