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三木子-个人文章】
我的病态主义文学观
□ 三木子
2025-03-01 06:37
收藏:0
回复:0
点击:239
我的病态主义文学观
在文学的天地中,我如同一个独行者,在病态主义这片独特的领域里探索、耕耘。我的文学,是对人性幽微之处的深度挖掘,是对社会荒诞与残酷的直面呈现,是在黑暗中探寻那一丝可能并不存在的微光。
一、灵魂的隐痛与时代的症候
病态主义文学创作之路,源于作家灵魂深处那无法言说的隐痛。成长的岁月里,我目睹了太多的苦难与不公,经历过希望的破灭与梦想的折戟。每一个孤独的夜晚,内心的挣扎如同汹涌的潮水,将我淹没。这些痛苦的经历,成为我创作的源头活水,驱使我在文字中寻找救赎与慰藉。
记得,还是2003年初,在天津日报小说培训班座谈会上,我提出了关于病态主义的文学主张。我强调,无论是世界文学史,还是中国文学史,从古典文学到现代文学,从托尔斯泰到卡夫卡,从巴尔扎克到雨果,从曹雪芹到鲁迅,无一例外,都是病态主义文学创作的历史。病态主义文学是文学创作的主流和方向。一切伟大的文学创作,都应该是批评现实的,描写表现病态的作品。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快速发展,剧烈变革的时代,我们的社会犹如一幅充满矛盾与荒诞的画卷。物质的飞速发展并未带来精神的富足,人们在繁华都市的喧嚣中迷失自我,心灵愈发空虚。社会的阶层分化、人际关系的冷漠,如同一张张无形的大网,将人们困在其中。我试图用文字去揭示这些时代的症候,让人们正视那些被刻意忽视的问题。
二、人性的扭曲与社会的沉沦
在我的创作中,人性的病态是一个核心主题。我笔下的人物,常常在原始欲望的驱使下,做出违背道德伦理的行为。他们或是被贪婪吞噬,为了金钱和权力不择手段;或是被嫉妒蒙蔽双眼,对他人进行恶意的伤害。比如在小说《背部》中,主人公本是一个善良的青年,但在目睹了社会的种种不公后,内心的嫉妒与怨恨逐渐滋生。当他被社会关系所挤压,心中的恶念被彻底点燃,他开始反击。在这一过程中,他的人性逐渐扭曲。通过这样的人物和故事,我想表现的就是人性在面对诱惑时的脆弱,以及在黑暗环境中的异化,即病态。
同时,我也致力于描绘社会的沉沦。我刻画的社会,是一个充满虚伪与欺骗的世界。在小说《开会》里,城市表面上繁华似锦,高楼大厦林立,车水马龙。但在这光鲜亮丽的背后,却是虚伪,欺骗,是社会运转成本的叠加和内耗。为了生存苦苦挣扎,而那些权贵们却在纸醉金迷中肆意挥霍。我试图通过这样的描写,让读者看到社会的真实面貌,引发对社会病态进行反思。
三、荒诞与阴郁交织的表达
为了更好地呈现病态主义的主题,我在叙事风格上追求荒诞,运用阴郁的格调行文。我常常构建荒诞不经的情节,诸如割自己身上的肉,掏出自己的心脏之类,让故事在看似不可能的情境中展开。比如在《背部》这部作品中,主人公意外地进入了一个“背部”的世界,那里的一切都与现实世界相反,人们的行为逻辑也完全违背常理。通过这种荒诞的设定,我试图打破读者的常规认知,让他们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去审视现实。
在语言运用上,我倾向于营造阴郁的氛围。我喜欢用冷色调的词汇,描绘出压抑、沉闷的场景。例如,在描写主人公去精神病院治疗后,回到家中,这样描写了他的心境:“如今,虽然已是初春,外面依旧寒意未去,世界幻化无尽。天渐渐黑下来,最后的那一抹余晖也消失殆尽了,远远望去,海河上的游船缓慢的游走于静静的水面之上,天津东站的世纪钟如旧,一座座鳞次栉比的高楼,霓虹闪烁。忽然有几株烟花腾空而起,在空中散开无数艳丽的色彩。我狠狠地关闭窗子,拉上窗帘……”这种阴郁的描写,不仅能够增强作品的感染力,还能让读者更深刻地感受到故事中人物内心的痛苦与绝望。
四、共鸣与争议并存
我的一些作品问世后,在读者中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尤其是在自己熟悉的同事,同学和朋友之间,反应更加明显。其中,有许多同事拿小说与现实生活中的人对照,寻找蛛丝马迹。甚至有有一位领导,专门找我,警告说,你不许写我!一些读者对我的作品表示了认可,他们在我的文字中找到了共鸣。他们说,我的作品让他们看到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恐惧与挣扎,也让他们对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一位朋友说:“读了这些作品,我仿佛被一道闪电击中,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情感被一一唤醒,让我看到了自己在面对诱惑时可能会有的丑陋一面。”
然而,我的作品也有的朋友提出了批评。他们有的认为我的作品过于黑暗、压抑,充满了负能量,读起来让人心情沉重。他们觉得文学应该是积极向上的,应该给人带来希望和力量,应该多一些正能量。面对这些批评,我并不感到意外。我深知,病态主义文学本就不是为了迎合大众的口味而存在,它的使命是揭示真相,哪怕这个真相是残酷的。我相信,每一个读者都有自己的阅读偏好,而我的作品只是为那些愿意直面黑暗、思考人性的读者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五、在黑暗中继续前行
尽管我的文学创作之路充满了挑战与争议,但我从未想过放弃。我坚信,病态主义文学有着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它能够让人们看到那些被阳光遮蔽的角落,能够让人们进行深度的思考。在未来的创作中,我将继续坚持自己的风格,不断挖掘人性的深度,揭示社会的真相。
我希望通过我的作品,能够引发更多人对人性、社会、生命的思考。我期待有一天,读者们在阅读我的作品时,不再仅仅是沉浸在故事的情节中,而是能够透过文字,看到作品背后所蕴含的深刻内涵。我相信,只要有一个读者能够因为我的作品而有所触动,有所改变,那么我的创作就有了意义。
作者签名: 吾如鱼虾,人间如水,无形之钓者常常有之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