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三木子-个人文章】
郭沫若的甲骨(小说)
□ 三木子
2025-03-16 05:59
收藏:0
回复:0
点击:215
郭沫若的甲骨(小说)
——历史人物小说系列之
---
民国二十六年七月的暴雨来得蹊跷。
雨珠子砸在北平图书馆的琉璃瓦上,郭沫若握着放大镜的手突然一颤。青铜灯树投下的光晕里,那片来自安阳的龟甲正渗出细密的裂纹,如同三千年前占卜时灼烧出的兆纹。
"七月既望,火焚幽燕。"
甲骨文特有的瘦硬笔划在裂纹间时隐时现,郭沫若的钢笔在稿纸上洇开墨团。三天前宛平城的枪声尚在三十里外,可这商王武丁时期的卜辞,分明预言着即将焚城的战火。
书斋外惊雷炸响,震得满架龙骨簌簌作响。三足青铜觚里的茶早已凉透,他却觉得喉头灼痛。那些竖划横折突然活过来,在龟甲上游走成举着火把的士兵。1937年7月7日的月相,可不正是既望?
"先生!"助研撞开门时带进腥湿的雨气,"日本人的铁甲车过了丰台!"郭沫若猛地起身,案头《殷墟书契考释》哗啦散落。他的手按在冰凉的龟甲上,突然摸到一道新鲜的裂痕——正穿过"幽"字中央的火焰纹。
暗格里还有三片未发表的卜骨。去年在东京帝大讲学时,内藤湖南盯着这些契文的眼神让他脊背发凉。此刻墨拓在宣纸上的"其自西来雨",倒像在说从朝鲜半岛压来的乌云。
雨声中忽然响起玉磬般的脆响。郭沫若掀开檀木匣,武丁时期那枚刻着"鬼方"二字的卜骨正在匣底颤动。三千年前贞人灼烧的裂痕,此刻竟与琉璃厂方向腾起的黑烟严丝合缝。
"不是预言..."他抓起钢笔在拓片上狂书,墨迹顺着甲骨文的沟壑流淌,"是密码!商王占卜的哪里是天象,这分明是周人细作用甲骨传递的军情!"
炮声渐近时,郭沫若终于看清那片龟甲背面的钻凿孔洞。七组灼痕排列成北斗形状,指向的正是卢沟晓月的位置。当第一颗炮弹落在西直门,他抱着装满甲骨的铁皮箱冲进雨幕,龟甲上"丙寅卜,争贞:旬亡祸"的刻痕,正映着天际血红的火光。
作者签名: 吾如鱼虾,人间如水,无形之钓者常常有之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