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三木子-个人文章】
青墙记(小说)
□ 三木子
2025-03-18 06:58
收藏:0
回复:0
点击:212
青墙记(小说)
老周家的矮墙是民国年间砌的。砖是本地黄土烧的,经年累月被雨水冲刷出蜂窝似的孔洞,爬山虎的根须钻进砖缝,像老人手背上的青筋。墙头探出几枝野蔷薇,春来开得泼辣,红的花瓣落进隔壁阿芳家的晾晒着的床单上,倒像是给白床单绣了花呢。
我搬来时墙皮已斑驳如老人脸上的老年斑。那天暴雨,我蹲在门槛边看墙根渗水,忽听得墙那头有人唤:"小陈同志!"声音沙哑却清亮,是东头独居的赵老师。他半截身子探出墙头,银白头发沾着雨珠:"墙西边第三块砖松了,得用泥巴补——这墙是咱们四邻共有的,塌了哪一家都不得安生。"
这话倒让我想起父亲说过,老墙最经得起风雨。去年台风过境那夜,我正辗转难眠,忽听见"轰隆"闷响。赤脚冲到院里,见墙根下蜷着赵老师和隔壁杂货铺的王叔,两人正用麻袋堵着被雨水冲垮的墙角。"八三年发大水,这墙替咱们扛下了三车泥沙。"赵老师抹着脸上的泥水,墙头的爬山虎在风雨里簌簌发抖,倒像在替人落泪。
墙下最热闹要数夏夜。傍晚时分,张家阿婆支起竹床靠墙根,李家小子搬来竹凳,杂货铺王婶端着绿豆汤挤在墙头。不知谁先说起墙的故事:建国初年分田地时,这墙是界碑;六十年代闹饥荒,墙缝里藏过阿芳娘留给她的半袋米;九八年修路要拆墙,是赵老师带着街坊们连夜看守......墙影在月光下摇晃,仿佛也跟着点头。
最让我动容的是墙角那方青砖。赵老师说那是他父亲留下的,当年鬼子扫荡,砖缝里藏过全村的户籍册。去年清明,他颤巍巍取出珍藏的桐油,抹在砖面:"要让字迹永远看得清。"油珠渗进砖纹,"护册人赵永年"几个字愈发清晰,像刻进了时光里。
前日带女友看墙,她指着墙头新抽的嫩芽:"要不要种些多肉?"我却摇头。这墙的美恰在于它的"不完美"——砖缝里钻出的车前草,墙根蚂蚁排着队往地缝里钻,还有黄昏时分,整面墙被夕阳镀成琥珀色,映着张家长李家短的絮语。它沉默地生长着岁月,却比任何高墙都更懂得"守护"二字的分量。
此刻春雨又至,我望着墙头摇曳的蔷薇,忽然明白:这矮墙早已不是简单的围栏,而是四邻共同的年轮,是风雨都冲不散的羁绊。
作者签名: 吾如鱼虾,人间如水,无形之钓者常常有之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