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渔樵-个人文章

舞风荷盖从(奇支)倒

渔樵
2003-12-26 23:14   收藏:0 回复:2 点击:4549

    真的荷塘,不是为李太白的“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而存在,即使真有好多墨客在“菱叶萦波荷(风占)风,荷花深处小舟通。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的红花绿叶里流连。说这,南北朝的青阳杂歌就比较直接“青荷盖绿水。芙蓉发红鲜。下有并根藕。上生同心莲。”
   诗人的情怀总是在荷的妩媚和飘逸里盘桓,屈子的《九歌》里,反复有荷盖高擎着,“乘水车兮荷盖,驾两龙兮骖螭”。柳屯田檀板轻敲中“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确实别有风情。只是铜琶拨起苏东坡那首“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那关西大汉该有英雄迟暮而豪气尤存的感觉。
   一样的荷,辛弃疾为人赋荷花是“红粉靓梳妆,翠盖低风雨。占断人间六月凉,期月鸳鸯浦。根底藕丝长,花里莲心苦。只为风流有许愁,更衬佳人步。” 但也有“千古离骚文字,芳至今犹未歇。都休问,但千杯快饮,露荷翻叶。”的快意。张可久一如其散曲的不羁,“一城秋雨豆花凉,闲倚平山望。不似年时鉴湖上,锦云香,采莲人语荷花荡。西风雁行,清溪渔唱,吹恨入沧浪。”似幅泛黄的山水中来个策驴而行的暮年翁。而陆放翁用“一汀苹露渔村晚,十里荷花野店秋。”让壮岁的旅人顿成知己。
   说荷当然前有周老夫子的爱莲,后有朱老先生的月色。可是,除这些“主旋律”之外,照样有晏殊“玉碗冰寒滴露华,粉融香雪透轻纱,晚来妆面胜荷花。”的香艳。有温庭筠“ 荷心有露似骊珠,不是真圆亦摇荡。”的轻狂。
   出于爱好,吴筠 “碧津湛洪源,灼烁敷荷花。煌煌青琳宫,粲粲列玉华。”直追老子的青牛,南唐中主李伯玉却在《游后湖赏莲花》里别出心裁。来了个“蓼花蘸水火不灭,水鸟惊鱼银梭投。满目荷花千万顷,红碧相杂敷清流。孙武已斩吴宫女,琉璃池上佳人头。”以后被削去帝号,不知是否与此类心态有关。落泊才子曹雪芹在红楼梦里植下两株睡莲 《金陵十二钗副册——香菱》“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应该说是借物咏人,不过,好象不是一时起意。还有个谜谶“有眼无珠腹内空,荷花出水喜相逢。梧桐叶落分离别,恩爱夫妻不到冬。”也就给了荷花一点短暂的欢颜。
   荷有书香,是贾岛沥血而作,“杖头书数卷,荷入翠微烟。”陆游在夜半听过“月正树无影,露浓荷有声。”而到了李商隐的雨里便成了“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自号烟波钓徒的张志和以“璟云溪湾里钓鱼翁,舴艋为家西复东。江上雪,浦边风,笑着荷衣不叹穷。”为荷张目。唐人宋雍正如其题目也失去的七绝,吟哦的是“斜雨飞丝织晚风,疏帘半卷野亭空。荷花开尽秋光晚,零落残红绿沼中。”的苍凉。
   其实, 欧阳修的“一夜越溪秋水满。荷花开过溪南岸。”才算给了荷以野趣。 杨诚斋的那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算是写出了荷塘的壮阔。可是,真正说到荷花存在的意义的,恐怕还是清人阮元的这首《吴兴杂诗》“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纵使千娇百媚,沉鱼落雁。在“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的日子里。“能混个”槐第安排敕设,有藕如船大,有枣如瓶。瑶环瑜珥绕席,个个宁馨。”才是硬道理!

作者签名:
真要签?那就找点精皮宣,胡开文墨,长锋羊毫还有……
你说用什么砚台好点?

原创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