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等凡-个人文章】
我之一
□ 等凡
2004-01-11 23:56
收藏:1
回复:1
点击:4314
一个家庭的婚变,在现代人的眼里。无非就是夫妻两人感情不合;或者是一方红杏出墙。可80年代里,孩子的性别也是一个因素。虽然当时,到处都在高唱:“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但,多多少少还会有一些家庭反驳:“时代不行了,男女才一样。”于是,我的出生,确切的说是我的性别,成了我的悲剧,也成了一个家庭的悲剧。直到现在,总有些时候,我希望自己是个男孩子。虽然,在妈妈生妹妹时,我开玩笑的说,“如果是个弟弟,我就把他扔掉。”
爸妈是在我六岁时离婚的。当时总觉得这个词尤其的刺耳,别人听到了,总应该象看怪物一样盯我似的。我比较笨。记事很晚。不过,还是有那么几个画面留在脑中挥之不去。这也便成了记恨他们的原因。其实,也谈不上记恨。仅仅是父母离婚后,我再也没有叫他一声爸爸,再也没有踏进那个家门而已。
从那时起,家庭的离异便给我梦上了一层阴影。虽然妈妈和姥姥都很爱我,但总会在放学的时候,呆呆的傻傻的站着,用羡慕的眼光看着同学一个个都被父母接走,而我独自回家。呵呵,原来我从小就学会了享受孤独了。不简单。
七岁。该读二年级了。妈妈去了外地上大学。用我现在的理解,可能当时妈妈也是想逃避,逃避婚姻的不幸。然后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学习上了。毕竟她也是凡人。需要时间来忘却一切,需要转移注意力来弥补伤疤。于是,姥姥成了我唯一可以依靠的人了。
姥姥一直在北京照顾弟弟,我的到来,又为她增添了太多的负担。(有时总觉得自己是多余的,或许不应该出生,或许应该立刻安安静静的死去,无声无息。)我说过,我很笨,记事晚,懂事也晚。那时,常常和弟弟吵架,打架。弟弟是小姨的孩子,比我小五岁。也就是特奇怪的一件事,当时,我从不和他争吃的,抢玩的,只是和他争姥姥。我说,姥姥是我的。他说,姥姥是他的。就这样无休止的争,两个人都弄的脸红脖子粗的。每次我“胜利”了,弟弟就哇哇大哭,接下来,我挨吵是少不了的。每次我“失败”了,就躲在某个角落摸眼泪。当时总觉得,我的世界里只剩下姥姥了……
在北京读书的两年,没少挨打。不是为别的,只是我学习不用功。什么直尺敲手心呀,打屁股呀,甚至扫帚都上了。痛是痛但是从来没有痛在心上,也从没有记恨在心。不过,现在却一直怀疑:脑子不聪明,是不是当时被打傻的呢?:)待续
作者签名: 我收获快乐,也收获折磨。
我所做的一切,为你都值得。
要笑得灿烂,令世界黯然,就算忧伤也无比鲜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