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江枫-个人文章

忆苦饭

江枫
2004-02-18 15:48   收藏:0 回复:1 点击:4544

    前些日,去外市检查工作,某县给我们安排了一顿忆苦宴。忆苦宴上,既见到了六十年代餐桌上常见的炒盐豆、稀小豆腐、菜豆腐、土豆炖粉条、豆腐干炒韭菜、煮竽头、地瓜、酸菜心辣椒秧醮酱等,也见到了当年曾是我们小孩子“点心”的炸林蛙、烧麻雀、炸蚂蚱、烧杨辣子等,主食更是极尽农家旧事,高梁米饭、黄米饭、玉米饼、粘豆包、酸汤子、炒碴子等。虽然无论从形式上、规模上,还是从内容、质量上都远远超过了我们当年所经历的困苦生活,但是多少还是能捕捉到往事的气息,沟起了我对往事的追忆。
   小时候,我最喜欢夏天,因为夏天有菜,大锅炖土豆芸豆、炖南瓜、土豆拌笳子等青菜还是应有尽有的。放学后跑累了,伸手去大锅里拿一块饼子,摸一个土豆就可以解馋了。最苦的是冬季,每日餐桌上只有酸菜、白菜、土豆,偶而能吃上豆制品也象是过年一样。但我们小孩常自己寻找“野食”。那时农村多是草房,夜间我们扛着梯子,拿着手电,挨家查房檐,用手电照是否有麻雀,手电一照,麻雀便看不清东西,于是上去用手一抓一个准儿,抓十个八个便收工,回去架起柴火,整支扔进去烧熟,味道美极了!白天就攀树枝找杨辣壳(一种夏天踅人的黄色虫子,冬季在树上缩进一个芸豆粒大小,象麻雀蛋一样的壳里),找来几十个,便一个个用火盆火烤,据大人说,吃这东西可以治淌口水。现在杂志上则介绍是最好的蛋白。
   十四岁上初中时,学校离家有十几公里远,我就在学校住宿,学校没有食堂,只给蒸饭盒,自己带的是高梁米,菜只能是随饭蒸个土豆,然后拌酱油吃。我那时算是家庭条件好一点的,于是母亲每周给我带一瓶肉酱、一瓶荤油(肥猪肉炼制的),一瓶咸菜。在蒸好的通红的高梁米饭里拌点荤油,加点酱油,就着肉酱咸菜便打发了一日三餐。但时间一长就出了问题,许多同学每天馋我的肉酱和荤油,虽然小心弈弈地只要一点点,但我后半周就没菜了。后来我想了一个办法,让母亲炸酱时狠狠地放辣椒,于是他们大多望而生畏了,而我自己也被辣得面红耳赤。但也炼就了我能吃辣椒的本事,现在同志们看到我吃饭时半碗半碗的吃辣椒,都感到不可思议。
   小时候就盼过年,可以吃上各种豆制品,可以吃上油炸土豆片,还可以吃大米饭和白面馒头,菜里也有了荤星,谁家杀猪还可以吃上几片白肉,喝上一点蒸猪血等。春节期间每天吃什么便也是小孩子们交流经验和吹牛的主要东西了。
   日子过得好快。现在每天面对着大鱼大肉、山珍海味,人们却想起了粗茶淡饭。过去的岁月是艰苦的,却也令人怀恋。它给了我丰富的人生阅历,也造就了我知足常乐的心态,使我能够不急不躁、谦虚谨慎,并永远地笑对今生!
  

作者签名: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原创[文.百味人生]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