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中,高校的信息化建设发展尤为迅速。据有关消息称:2002年高校信息化总投入达到72亿元,平均每所高校在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有500多万元。目前,高校信息化建设重点仍在基础设施的构建与完善中……
高校教育信息化仍需大量的资金投入
国家对高校教育建设投入是如此之大,那么目前各高校建设发展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程度?我们不妨从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技术系赵国栋博士的ACCS (Asia Campus Computing Survey)调查报告谈起。
第一次听说ACCS是在11月份的“第三届中国数字化教育高峰论坛会”上,来自北京大学的赵国栋博士以ACCS调查数据为基础,介绍了近来年中、美日三国高校在校园信息化建设上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
临近年终,我们再次走近赵博士,共同探讨“高校教育信息化”这个话题。
近年来美国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上的资金投入有所下降,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在“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投入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饱和,不再需要投入了?
赵博士说:无论是商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还是教育信息化,只要是信息化就需要一直投入,而且这种投入必然会越来越多。现在美国在教育行业的投入下降有其特殊的原因,但并意味着不需要投入了。
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美国政府对大学进行大量投资,因为那时正处于一个技术、设备的基础设施建设时期。一般情况下:信息化设备及技术的更新期限为五年,五年以后旧设备、旧技术必然要淘汰。比如在奔4时代,奔2的电脑就是一种淘汰设备。现在美国高校里的教育设备及技术还没有到达更新换代时期,所以就不需要在这方面进行大量投入了。
另外:当前美国对基础设备及技术投资减少了,并不代表不再对教育进行投入了,而实际上,只是把投入的方向转移了。以前重视的是硬件、软件投入。现在重视的是“技术和课程”整合建设,所以 “教师培训”等方面是当今美国教育信息化的重点。
目前,美国高校教育信息化已经形成一定的模式了,他们现在的模式其实可能就是我国几年后的模式。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1994年才开始上路,与发达的美国相差十几年,所以我们不妨借鉴国外高校的一些经验,这样可以省去一些自我探索的时间。
我国高校教育信息化还处于初期,由此可见,当前大量的资金投入是很必要的。
高校教育信息化要为学生服务
为了普及高校教育信息化,我国进行了大量的资金投入,于是有些人质疑:这种大量的经费投入是不是值的,是否收会到预期的期望?我们如何评估所教育信息化所取得的效果?
赵博士指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高校教育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为学生的学生、科研和生活提供各种各样的信息服务,目前大学生对此十分认同。就拿最简单的例子来说,过去查阅资料要去图书馆,可能会花去很多时间,而今只需轻点鼠标就能完成任务。
因此,在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中,为学生提供服务是其中的重点。因为教育信息化是一个社会化的教育,所以不能单纯地用“教学”方面的指数来评估,我们还应该有其它一些评价指标。
在美国,68%的学生通过网络订阅资讯。当前美国已经完全能够为学生提供学生社团刊物(学生个人日程安排)、电子商务(如在线支付)、校图书店(如网上书店)、体育赛势安排、出版/媒体信息服务、校友信息服务这一系列服务,校园文化生活建设很完整。校园文化的建设大大地推进了“远程教育”的发展。
由此我们不妨这样设想:今后丰富高校校园文化生活是不是应列入高校教育信息化的重点?因为高校信息化最终的目标是为学生服务。
高校教育信息化需要市场引导
整个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中坚部分--教学平台是一个教育信息网进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通常情况下,在美国大学中,各院系都基本上是共用一个CMS系统,但在我国却不同,在各大高校内,都在自主开发自己的CMS系统,有的学校甚至有几套CMS系统,这样就造成了许多不方便,比如说北大开发的课件拿到清华和人大就用不了。
这不仅造成了许多障碍和资源浪费,而且后期的系统维护和更新起来比较困难。因为开发者大都是学校里的老师或研究人员,开发完工之后也就意味着工作的完成。但是商业软件就不同了,为了追求市场利益,他们会不断地推陈出新。
美国的高校教育信息化进展的快,与此也有很大的关系,因为他们用的是软件开发商提供的系统。
在校园CIO/CTO体制管理方面,据上一年的ACCS显示:我国高校内所建立的CIO体制远远低于其他两国。赵博士表示:“校园CIO∕CTO体制建设问题,是近年来国外高校信息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和趋势。建立一个统一管理全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专门机构,不仅对教学信息化,同时对其它方面的信息化建设也将起到非常重要的组织和协调作用。”
目前,我国高校教育信息的采购还是由“信息化办公室”或“信息领导小组”来完成的。如果我们借鉴美国的CIO管理体制,肯定在经费上,成本上有所节省。
所以,怎样引导高校教育信息化走向市场化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远程教育是高校教育信息化今后的热点
目前教育信息化建设已初具规模,所以“远程教育”被提上日程。在我们的采访中,赵国栋博士一直强调两个问题:那就是“教师培训”和“远程教育”。
据两项抽样问卷调查显示,2003年,我国远程教育社会认同程度有很大提高;接受远程教育的学员,具有很强的成人特点和“网络”特征;他们最关注和网络教育质量息息相关的服务和管理等问题。结果显示:进入信息化时代,人们对新兴的网络教育方式表示出认可的态度。44.7% 的人认为网络教育是未来的主流教育,41.7%的人认为网络教育一样能学到知识,对网络教育持肯定态度的人计达86.4%。这说明,网络教育成为我国教育的新形式已越来越被公从所接受。
另据赵博士目前进行的另外一项调查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已经建成校园网络的高校内,学生拥有个人电脑的普及率很高,达80%多,与美国高校的普及率相当,这就为高校教育信息化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也有助力高校远程教育的推进。
赛迪顾问预测,2004年将成为远程教育在未来几年的一个高潮,其投资将占教育信息化总体投资的21.2%,达到70亿元。
远程教育在我国是随着电脑的普及和网络用户的不断增长而逐步发展的,而在SARS期间可谓是“脱颖而出”,真正发挥了它的优点。由此远程教育也顺势而起,进而大放异彩,成为今后教育信息化的商机。
很多新生事物会改变人们的生活,教育也是这样。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教育信息化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高校,作为教育信息化的前沿陈地,正在经历着信息化的洗礼。
http://info.edu.hc360.com/HTML/001/001/013/283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