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传统的“教育观”已不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当下人们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尤其强调是知识、能力、素质相贯通的教育。
在11月14日进行的“2003’中国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发展论坛”会上,清华大学吴文虎教授做的题为《信息技术与创造人才的培养》报告中特别提出了要培养信息素养和创造型的人才。
“拥有知识才能创造财富”,掌握知识依靠的是能力,信息时代需要的是具有信息素养人才。所谓的“信息素养人才”指的是:知道信息来源,知道如何处理信息,并且在工作、学习中利用信息。
那么如何培养信息素养人才呢?在我们采访吴文虎时,吴教授强调,要把“理性的思维与理性的实践相结合”。要成为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就必须确定何时需要信息,并具有检索、评价和有效使用信息的能力。也就是说信息素养高的人表现出的能力水平高和创造性强,原因就是他们掌握了先进的工具,这个工具已经不是减轻人类的体力劳动的工具了,而是帮助自己进行脑力劳动的工具,这是质的飞跃。
信息和知识是知识时代的主要财富和基本资源,掌握知识就要靠素质,凭能力,信息素养正是现代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吴教授最后指出:对于中小学,目前教育厅已把“教育信息化”列为必修课,这是英明的表现。因为信息时代呼唤“信息素养”人才。
吴文虎教授,1955年至1961年分别就读于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及自动控制系。现为计算机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语音识别及语言理解、语音合成、语音信号数字处理等。他已连续十六年主讲研究生的学位课:"语音信号数字处理"。从1990年至1997年,他担任人机语音通讯实验室的负责人。作为项目负责人或主要参加者,承担了多项国家级项目,并多次获奖。他曾于1991年至1999年担任中国计算机学会普及委员会主任。作为总教练和领队,他曾连续十一年带领中国队参加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国队累计获金牌23块,银牌11块,铜牌9块。并于1997年获"清华大学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1998年获"全国优秀教师一等奖",1999年荣获"首都劳动奖章"。
信息来源:
http://info.edu.sinobnet.com/html/001/001/013/283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