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不亦乐乎-个人文章】
收获
□ 不亦乐乎
2004-03-20 11:25
收藏:0
回复:1
点击:3893
收获
去年端午节,回家去看奶奶,正值家乡的麦收季节,村子四周一片黄澄澄的颜色,看来又是一个丰收的年景。
吃完早饭,叔父说:“地里的小麦已熟透了,今天准备收割。”我说:“正好我可以帮忙,你要多准备一把镰刀。”叔父笑了,说:“你好好在家陪着奶奶吧,不劳你的大驾了!”说完就出门去了。我心想:人常说“麦梢发黄,绣女下床”。收麦是龙口夺实的日子,怎能不下地帮忙呢?就问婶婶镰刀在那里,婶婶也笑了,说:“不用你去,帮我择韭菜吧!我们一会儿包饺子。”我心里直纳闷:大忙季节,不让我下地,也许因我长期在城里工作,怕已吃不了这个苦,照顾照顾吧!
我和奶奶择韭菜,婶婶剁肉、和面,饺子还没包好,听到门口有拖拉机的响声。叔父一下子推开门说:“快把路让开,要搬粮食了!”我到门口一看,满满一车粮食停在门口。村里的几个小伙子七手八脚的把盛粮食的麻袋搬进了屋里。我不禁有点愕然,不见收咋就把粮食拉回来了?
吃饭的时候,叔父笑着说:“你自从上大学后,就没回家收过麦了。现在和过去已经大不相同了。联合收割机作业,只要两三个小时就收完了,我唯一要做的事就是把粮食运回家。
变化真是太大了!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遇到收麦,男女老少齐上阵,顶着烈日到地里割麦。皮肤被晒得黝黑,腰弯得生痛,仅割麦就得三天。然后运到场面上,把麦弄乱了叫“乱麦”,再堆成高大的垛子也称“麦积”。等到天晴的日子,又摊开在场面上晒半天,然后套上老牛,拉上碌碡来碾。爷爷一手拉着牛的缰绳,一手拿个竹笊篱(防止牛拉屎),一边哼着秦腔,一碾就是三、四个小时。接下来是起场,就是用木杈把麦杆弄走,剩下来的堆在一起,再用簸箕把麦粒扬出来叫扬场。这时若有点风还好,若无风的话,扬起来是蛮费劲的。一直忙到晚上九、十点钟,才能把粮食弄出来。若遇着阴天或下雨的天气就没办法了,只有耐心等待天晴才能碾场,弄不好麦子会在场里变霉或发芽。
在我上中学的时候,收麦还是要动镰刀的。不过这时有许多麦客(外地专门替人割麦的农民)便来了,割一亩麦子五到十几元钱,逐年上涨。叔父便到县城雇几个麦客,抢时间把麦子收回来。前几年碾场已成拖拉机,后面还带了一个水泥做的大碾子,一个小时准能碾好。起场扬场的工序还是不可少的。再稍后有了脱粒机,就不用碾场了。麦子运到场上,不管天晴天阴,白天或晚上,两个小时就把五、六亩麦子全都收拾好了。
我对叔父说:“没想到收麦变得这样简单了,发展变化也真快。”叔父说:“原先咱家的地每亩只能收二、三百斤,好了能收四百来斤。近几年亩产都在八百斤以上了。化肥供应充足,水利设施完善,加上优良品种,产量年年都在上台阶。不过,还有你想不到的事……”我问什么事,叔父答道:“我明年也不再收麦了。”我听得有点摸不着头脑。叔父笑了笑说:“我这几年和朋友在县里做点生意,老顾不上家里的事。你堂弟也在县城上中学,收完麦我打算把地转包出去,把你奶奶和婶婶也接到县城去住。不种了,也就不收了。”我说:“那你是另有收获了!”叔父又笑了。
家乡,变化太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