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变态三人组成员-个人文章

摧毁时的拯救,灾难后的反思

变态三人组成员
2004-06-05 21:31   收藏:0 回复:2 点击:5359

    摧毁时的拯救,灾难后的反思
   ——看《后天》
   世界环境日,政府及媒体与其打一些口号性的“标语”,真不如想办法刺激市民观赏一部时下流行的影片——《后天》。这么说并非没有道理,硬性的灌输,效果往往不如个人的感官触觉,那种领悟,很直接得渗透到每个观赏者的骨子里。剩下的,只希望不是感一时之慨。否则,真有些对不起1.25亿美元的制作费用了。
   京华影院,《后天》媒体观摩会,再一次为导演罗兰-艾默里克所折服。与《独立日》不同,这次的灾难,是人类自己导致的。艾默里克为了渲染灾难的可怕,调动了几乎所有灾难片运用的场景,龙卷风,冰雹,洪水,暴风雪……与过去影片的不同,它的灾难是全球性的,苏格兰、格陵兰岛、西伯利亚、东京、新德里、洛杉玑、纽约;猛烈程度不可同日而语:龙卷风摧毁了洛杉玑,东京的冰雹如高尔夫球,新德里漫天的大雪,洪水席卷整个纽约;细节的处理上更加让人触目惊心:冰的蔓延速度,飞机的震荡,直升机燃油系统突然冷凝,好莱坞标志的无影无踪,等等等等,这一切的制作,非好莱坞式的大片不能为。
   我相信任何一个观众看完这部影片都有这样一个感受:人在自然面前,太渺小了。然而这样渺小的东西,正在一点点侵蚀着自然这个庞然大物,如同蚂蚁啃大象。自然总会报复,若干年前,恐龙时代的结束,是不是标志着将来有一天人类也会重蹈覆辙?艾默里克给了我们一个肯定的答案,并用猛犸化石和飞行员迅速被冰封为化石做出了很直观的诠释。
   和《独立日》不同的地方,象征美国的自由女神并没有因为灾难而倒塌。这反映了导演的一个转变,它象上帝一样作为精神支柱屹立于灾难之前,给予人类不要气馁的信念。上一次冰河世纪,人类生存下来了。而这一次,没有赫尔的顽强,山姆及同伴这种抱团的“爱”,人类会不会变成恐龙第二呢?
   说到这里,其实看电影,谈人性,都快成恶俗了。看的人沉重,谈的人也累。艾默里克似乎意识到了这点,于是影片中穿插了许多诙谐幽默的东西,作用还真应了美国人的性格特点。比如副总统的形象直接影射了切尼,难民扑向墨西哥边境请求保护这一场景更是充满对美国对待第三世界政策的讽刺。类似的场景还有图书馆烧书,税法书可烧,思想家的书宁死不焚……这些,让人忍俊不禁后,引发的感想更能延伸出点什么。
   《THE DAY AFTER TOMORROW》被直译为《后天》,有人说老土,香港人译成《末日浩劫》,太商业了,更有后现代派把它译成《小风,你吹不垮美国人的心》,真是让人啼笑皆非。叫我说,《后天》就很好,它预示着灾难并非杞人忧天。当副总统问赫尔教授灾难会何时来临时,赫尔说,一百年,也可能是一千年。但如何也没想到,灾难,其实就在眼前。就在明天的明天。这样一看,《后天》,就有点想象空间了。
  
  
原创[文.你评我论]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