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泥巴-个人文章

昔日的辉煌-意大利行记(佛罗伦萨)

泥巴
2004-06-09 00:10   收藏:0 回复:12 点击:5442

    佛罗伦萨是欧洲艺术复兴的中心,走在佛罗伦萨市内,随处可见到一个名字“Medici”,就是美第奇家族。美第奇家族在15世纪曾统治佛罗伦萨60年,这60年是佛罗伦萨的黄金时代,也是文艺复兴的黄金时代。诗人但丁,科学家伽里略,政治理论家马基雅弗利以及天才的艺术家达-芬奇和米开朗琪罗,艺术巨匠多纳泰罗,菲利溥-利波等都曾在这里生活过。他们把文艺复兴的精品都留在了佛罗伦萨。
  在佛罗伦萨的第一天,就直奔它的精髓所在-乌菲兹美术馆(Uffizi)。据说西方美术史上重要的画,有一半都藏在这里。美术馆很小,和卢浮宫40万件的藏品比起来就如冰山的一角,但它的价值却是毫不逊色。从昂贵的门票和长长的队上就可见一斑,我们排了2个小时的队,恐怕再没有什么东西值得如此久候了。
  更惊人的是,乌菲兹美术馆以前是美第奇家族的私人收藏馆,后来才捐给佛罗伦萨市。在展厅的走廊上密密的挂着美第奇家族祖先的肖像画,可想而知当年美第奇家族的繁荣。把所有的展厅都看了一遍,还是觉得意犹未尽,又回去把波提且利,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的画再细细斟酌一番。其中最有名的有波提且利的《春》《维纳斯的诞生》,达芬奇的《天使报喜》,米开朗基罗的《圣家族》,总之最大的感受就是把初高中的美术书又温习了一遍,还在不短的抱怨自己当初美术课没有好好听课,以偶这种艺术修养的人,站在这里看这些画,感觉是在暴殄天物:(
   从乌菲兹美术馆出来就是韦齐奥桥(Pont Vecchio),建于1345年,桥的特色就在于桥上琳琅满目的金店。穿过韦齐奥桥,好奇的顺着一条小巷一路往上走,小巷给人的感觉就是深不可测,却越是激发了我的好奇心。走到顶原来是个要塞,爬上一边的墙头,刚好可以俯瞰整个佛罗伦萨市。佛罗伦萨似乎与几百年前还是一个样子,统一的建筑风格,一眼望去,一片红色的屋顶,显得古老,却也充满活力,欣欣向荣。
  从要塞沿着盘山公路走下来,穿过波波第公园就是皮蒂宫(Pitti)了。皮蒂宫是美第奇家族的住所,达芬奇的黄金分割比的人体图就藏于此。其实我更认为达芬奇是个科学家,他从科学的角度去了解人体的美,才可以在人物绘画上有如此造诣。皮蒂宫前面的广场有一个坡度,皮蒂宫就在坡的顶端,远远看去,这个宫殿有种上升的趋势,更显出它的王者风范。宫的外强都是用一块块的方形大石垒成,远看还好,走进一看,居然每块石头都有1米多高,要是台阶的话,我是铁定爬不上去的。欧洲的建筑大都是石制的,几千年后依然如故,而中国则以木质建筑为主,要不短的维修,早年还听说,现在能指导维修故宫的人已经不多,且都是古稀之龄了,这门手艺恐怕要失传了。
  吸取了第一天的排队经验,第二天一大早就去学院美术馆(Galleria dell'Accademia)看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像,我们排在第一个,虽然门票又很宰人,还是一咬牙进去了。里面只有米开朗基罗的6个雕像,4个未完成的《奴隶》,《圣殇像》和《大卫》,还有几幅宗教题材的画,不过除了《大卫》其他的都算陪衬了。《大卫》像连基座有5米多高,我就这么站在它的下面凝视,强健的肌肉,坚毅的眼神,每个细节都被米开朗基罗刻画的栩栩如生。更妙的是,米开朗基罗没有像其他作品那样,将敌人头颅踩在脚下的场景作为胜利的标志,而是选择了大卫战斗时的状态。站在《大卫》脚下,仰头观看的震撼和脖子酸痛的感觉,是任何一本画册所不能给予的。
  从学院美术馆出来,走访了圣十字教堂,它是很多重量级人物的纪念碑和陵墓,有米开朗基罗、伽利略、但丁、政治家马基维利和歌剧大师罗西尼。可惜门票很贵,没有进去。就去了圣母百花大教堂。门口又是长长的队,而且还下着小雨,不过华山自古一条路--见队就排!这座教堂是世界第四大教堂,它的大圆顶是世界上第一座大圆顶,最大直径有45米多,圆顶的内侧有一幅200多平米的壁画《末日的审判》。教堂的门也很有特点,上面有很细致的雕刻,应该是讲述的圣经的故事。这是意大利之行看的第一个教堂,还知之甚少,后面就会达到吐血级程度了。
  
  看完教堂就做火车奔比萨.比萨市很小,随便走一走就到了比萨斜塔和比萨教堂.比萨斜塔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人们可以以各种不同的搞笑姿势和斜塔照相,充分了展示了个人的想象力.
  
   
原创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