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当我胡说:((
我在写一个故事,还没写完,觉得特别愉快,今天,我穿一件磨得很旧的黑T恤,它让我的眼珠更黑了,我照了照镜子,忽然觉得不自恋也是件很遗憾的事情,但是怎样自恋呢,写自己描述自己吗?那多不好意思啊!我想了半天,觉得还是不写自己为妙,无论以小说还是别的方式写,对我,都是件很难为情的事情,可是,不自恋也许真是件遗憾的事情,我自动放弃了权利,她们都在使用这权利,这极有可能变成一种权力,我自动放弃了权力。禅让。乱翻乱看一些小说看一些博,我觉得抓眼球的还真是那种晃荡着作者自己身影的,也许我读的女作者比男作者多,或者就是女性写字更容易凸现风格,也就是这风格令她们抓我眼球,这风格里必然有她们自己,一点或者很多,相比之下,男作者就很难有风格,那些纪实类的金融的江湖的官场的,我觉得好难看,那些看起来周吴郑王的,好像经过纯文学训练的小说,看起来又那么假,有的还很土,无论如何,余华和苏童都不土,可他们有的就是土,我都忍不住要说名字了,算了,留点口德算啦,还有些就是活塞运动几步曲,开头就喝,当中就搞,搞完就郁闷,郁闷完接着喝,呵呵,有人很喜欢慕容某某,呵呵,哈哈,不说啦,总之,男写手很吃亏,纪实类风格看起来实际而功利,不能算纯的,纯文学风格提纯不够就很别扭,还不如不纯,另类风格呢,总要被我这样的人鄙视,看看女写手,要容易得多,首先纪实女很少,纪实女好像女政客,为人不喜,我还没看见中国有好的纪实女呢,其次,纯文女略多,土的真不多,至多就是我这样摆外国文学空架子的,也不至于土;第三,另类女很多,风起云涌,人们对另类女都青眼有加,包括我,我喜欢疯狂女颓废女另类女,反正以前没有,都端着端着的,现在多一个绝不多,少一个很遗憾,读一个博,博博说—— “80后”出了一个真的让人挂目的才女,北外德语系的女孩子,去年毕业后立即去了德意志。有一搭无一搭写了文章,那孩子本无什么已示众人的企图,一篇《在火焰中舞蹈,在幸福中烂掉》,让周涛、祝勇之类的人物拍案激赏。那孩子叫周雨霏,放下电话,翻出这篇文章,一口气读完,确实爽呆。三色旗下在德国人的世界里周旋,毕业前记忆深刻的献血经历,不能如约的遗憾的“迷笛”聚会,还有她的CD Cafe里的幸福大街……周涛先生附文特别推荐,说“正是这年轻的一代,她们有时顺乎心情偶尔为之,不想以此为事业,却写出精彩”云云。她是惶惑的,惶惑到奔赴德意志寻求答案,她是真摇滚的,摇滚到牙齿-她是一个贝司手,她以贝司手的轰鸣蔑视那些“伪摇滚”或者谩骂“伪摇滚”的“伪伪摇滚”。
我一下眼睛就大了,可搜了半天也没看见这篇文章,是收在《布老虎散文·春之卷》里的,祝勇他们提倡一种新散文,我看了看,觉得挺带劲。反正就是挺带劲。这里有个网站,是南京作家圈的“他们”
http://my.clubhi.com/bbs/660996/ 我读过朱文,当时没觉得什么,现在回想起来,还是挺好看的,这圈子里有个女孩我认识,还一起喝过酒,不过她绝计不知道我是谁,圈子里大多数人瞧着就烦,总之圈子就让人烦,还有个沉默的中学老师,我对他印象特别好,讲话有点磕巴,他不像写小说的,就冲这点,我喜欢他,他有个小说很好,就一个。这网站里还有春树她们的,春树也老了,很遗憾的,这就是另类女的命运,江山代有才人出,除了麦当娜,没有人能一直另类,还是在中国。可是,这不妨碍我喜欢另类女的东西,想当年陈染她们也是另类女,现在熬到作协成婆婆了,也不管媳妇,也不另类了,还是有些不负责任的。另类女要熬成婆婆,必须过评论家的手,再说得难听点,要经评论家的手,不好色的评论家很少,不想出名的另类女也很少,所以……靠!中国需要一群不好色的女评论家,碧玉啊,你一定要救救另类女!中国需要一群女评论家,一个戴锦华是不够的,没有女评论家,就没有正常的选拔女写手的管道,救救女写手!!!
我不是危言耸听,没这个必要,但是当我想到有那么多文学女青年在纯或不纯的文学道路上艰难行走时,我真是很操心。夏某某写文坛画皮,呵呵,哈哈,不好说,必须要一个看起来冰清玉洁的女高手写这个才行呢。反正文坛烂泥一团,很臭很丑,想起来都心酸。所以,什么什么成了坛、成了圈,就滥掉了,在这个意义上,我想作协也是没必要了。
不过,问题还有另一面,那就是另类女写手真的很另类,就好像麦当娜愿意付出一切代价,这是不是导致另类女越来越多的根源呢,只有另类才能出头?是这样吗?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是女性本身的问题。反正,这是个功利的时代,对女写手而言,更是如此。因此,不抱期待,是最好的,除非你是麦当娜,有把握终成正果,那你就向前冲吧,我塞给你一把冲锋枪,见佛杀佛。
唉,就当我胡说,我什么都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