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红尘的眼睛-个人文章】
泰州的古桥
□ 红尘的眼睛
2004-06-13 18:03
收藏:0
回复:1
点击:4557
一、乾隆赐封孙家桥
穿过繁华的坡子街商业中心,寻到海陵北路扬桥口北的第一座桥,便是孙家桥了。
据《泰州志》记载,孙家桥是明清时横跨稻河修建的东西走向单孔石拱桥,原桥栏杆上刻有“利涉”二字。
如今的孙家桥是全国解放后第三年改建过的,原桥石拱部分已被拆除,留下桥基重修成为方孔踏步桥,桥面降低了2米便于人货通行。孙家桥现长21.2米,宽3.4米,桥面中心标高为6.16米,独孔跨5.2米。
桥体由长方形厚麻条石砌成。在桥上来回细看,麻石板铺就的桥面,经行人几十年踏踩已是高低凹凸,板材棱角和板面上防滑槽早已磨圆磨浅。板面磨光的部分,在午后的阳光下,折射出柔和的光。
主桥栏杆立柱上,原有四只小石狮子,现仅存东边两只,且有水泥修补的印迹。主桥栏板的六块麻石板上,雕刻有“八仙过海”中八仙的法器图案。
询问了五六位年龄较大的过桥者,都知道孙家桥有几百年历史。说起孙家桥,泰州民间还有乾隆皇帝赐封的传说。
乾隆下江南时有一次途经泰州,泰州时任知州为讨好,特地把乾隆领到北城门外一座石拱桥上观赏风光。
忽然,桥下传来一阵船夫的歌声:“稻田流水声潺潺,皇帝老儿下江南;官府拍马穷搜刮,庄户百姓卖儿囡。”
乾隆听了,大为恼火,侍从立刻将船夫带到跟前。乾隆对船夫说,姑念你通晓歌吟,颇具文思,朕出一联,若你对出重重有赏,对不出则严加惩办。
乾隆出上联:“我为君,你为民,君可爱民,亦可杀民。”
船夫听得联中暗含杀机,思考后对下联:“民是水,君是舟,水能载舟,也能覆舟。”
乾隆气得脸色发青,正要发作,船夫躬身施礼说也有一联,问皇上可有雅兴?乾隆见乡野船夫出言不俗,口气缓和几分并示意出联。
船夫出联:“六船七夫行八日,来九梁十柱殿练武。”联述泰州城当时的九根屋梁、十根木柱的古殿。让乾隆暗暗称奇的是联中从“六”顺到“十”,而“武”又是“五”的谐音。
乾隆一时对不上,急得满头汗,只好随口对道:“一行二人走三里,到四龙五井桥采菱。”
船夫问询“四龙五井桥”出处,乾隆张口结舌。待在一旁的知州连忙将错就错地献媚帮衬,谢万岁赐封孙家桥为“四龙五井桥”。
皇帝金口玉言,知州当夜就调集人员在桥下四处筑了四座井台,井台栏杆上雕刻龙纹图样,最后又在桥中央建一座最大的井台,栏杆上刻上“四龙五井桥”字样。
岁月沧桑。上百年过去了,桥下,稻河水悄无声息地流淌;桥上,依旧迎接着东来西去的车辆。
二、储江妙联赢彩石
市区青年南路和老海陵南路交汇处往北不远,有两座钢筋混凝土桥并行横跨在通扬运河上,一新一旧,相距约百米。青年路上的叫新高桥,海陵路上的是老高桥。
老高桥所在的老海陵南路几经修造,仍不失古意。高大的行道树挡住烈日,典雅的旧民居整洁有序。
老高桥长约30米,宽约5米,3孔,双柱式桥墩。老高桥并不老,桥端刻记着“1962年建造”的字样。泰州人常说的高桥,其实是很早以前的石拱桥。史料记载,明正统三年(1438年)建砖桥,正统九年改为石拱桥,清嘉庆年间(1796年-1820年)重修,因桥高而得名。泰州史称凤凰城,便是因为“高桥似凤首,赵公桥似凤尾,东西凤凰墩似凤之二翅”。
住在这条街上渔湾巷的陈大爷是老泰州人,他还能记起小时候见过的高桥模样:整座桥用大石头垒成,契合处也是榫头连接,圆门形桥身,桥头有木牌楼,栏杆上雕刻着各式各样的石狮子。最难忘的是桥的高,从桥上看,整个泰州城都在眼底。因为桥高,三轮车、黄包车上不去,需要人力抬着过去,于是高桥附近的10多名平民,就专门以抬车过桥为职业,倒也能养家糊口。
桥高毕竟行走不便,1951年、1954年地方政府先后两次利用原石桥台基改建成木桥, 后因木料朽坏建成了现在的水泥桥,虽然略高于平地,但已经不妨碍车辆行驶。
当初的高桥为何要建得那么高?是造桥人为了显示气派?或是进行一次特色桥的试验?这已经无从考证。但有一点值得肯定,这儿曾是里下河地区的水运要冲,江阴、海安等地的许多船只都从这儿经过、歇脚,高桥大大方便了往来船商。
民间有才子储江妙联赢彩石建高桥的传说。明代有个富商,采办了五船彩石经过泰州,富商读过一些书,自恃有点才气,便在岸边出了副上联“船轻石重轻载重”,还说:“如果有人对得出,愿将彩石赠送。”在场的人挠耳摸腮,对不上来。有人说:“快去找小储江!”当时,储江尚是一个小毛孩子,正在街上一家布店门口玩。有人将对联的事告诉他,储江站起来略一思索,指着布店里的布说:“对‘尺短布长短量长’不就行了!”富商有诺在先,只好留下彩石。后来人们用这些石头来造桥,因彩石多,桥造得高,桥顶几乎高过民房屋,人们就称之为“高桥”。
高桥往北,左侧的民居大部分已经拆除,几幢高楼正在建设当中。谁能设想,若干年后,这儿的桥,这儿的人,又是怎样一种情形?
三、诗意古桥
雨丝淅沥,撑着油纸伞,漫步于青石板上,穿梭于石拱桥间,感受着古城的文化,寻找着历史的气息。
水是泰州之魂。在泰州,凡有人家处皆有水,有水处即有桥梁。于是乎,桥梁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剥离的一部分。出门见桥、上街穿桥、纳凉上桥、嫁娶过桥。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人们在对桥的耳熟能详里,有了一往情深的默契。故人已逝,古桥犹在,其被浸得如水彩、如倒影、如童年记忆中的炊烟、如黄昏古寺里的钟声,孕育了另一种生命的永恒。
古桥是衡量这座城市历史地位和文化品位的重要象征。据《泰州志》记载,泰州河道交错,桥梁众多,主要为建于明清的砖石拱桥,少数为木板桥。新中国成立之初有各类桥梁185座。以后填河修路,部分桥梁拆除,至1987年尚有70多座,但多数已改建为钢筋混凝土桥。这一座座镶嵌在古城脉络上的古桥,造型各异、风姿万千,如一部灿烂的艺术史书,记载着劳动人民的聪明与智慧,折射着水乡文化的博大精深,展示着古泰州的辉煌历史。
古桥,我们这座城市的美梦。
在老泰州城里,有一条横贯全城的玉带河。传说这条河上老电视台西南边,过去有一座带有传奇色彩的古桥。宋太祖赵匡胤奉周世宗之命攻打南唐时,兵败泰州,为躲避追兵曾伏于这座桥下而免遭劫难。当赵做了皇帝后,泰州人就把这座桥取名为“伏龙桥”。听城里的老人说,那桥下的大城砖上,还真留有赵皇帝两个大大的巴掌印,于是人们又把它取名为“巴掌桥”。
玉带河和中市河交汇处,在今海陵南路地段,宋代起分别架有南北向的嘉定桥与东西向的乐真桥,这两座砖拱桥形似“八”字,又称为“大八字桥”和“小八字桥”。闻名于世的中国周庄世德桥和永安桥,为明代建在周庄南北与东西两条垂直相连的河上,亦是形似八字的双桥。泰州的八字桥与周庄的双桥几乎完全相同,可贵的是周庄双桥至今保存完好,建造年代比周庄双桥早630多年的泰州双桥,早已不复存在了。
与玉带河呈“十”字交叉的中市河上有许多古桥:暮春桥、虹桥、升仙桥、八字桥、税务桥、陈家桥、大林桥、王家桥、水关桥……其中的税务桥,因靠近旧税务衙门而得名,从明代起已有400多年历史。而以税务命名的古桥,全国唯一。1996年在税西街东首安放下水管道时,古税务桥曾经面世,引起国家税务总局领导的高度重视,现仍埋藏在地表以下。这些横架在中市河上的桥梁造形各有千秋,名称雅俗并存,随着时间推移,不少桥名变成了地名。
那时州城之内,桥上、桥下车行船过,河桥相映;河东、河西你来我往,此呼彼应。清光绪年间,中市河全线疏浚,可双船并行。四乡民众,驾船来到州城。然而,近几十年工夫,中市河不见了,只残留下虹桥南北两侧很短的一段又细、又浅、又脏的小水沟。
岁月沧桑,斗转星移。拂去历史的烟尘,一座座斑驳却不失铿锵、参差却不失伟岸的桥梁,是那般矫健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桥因木石相济、梁拱相伍,故姿态万千,别有风情:或精巧别致,轻盈飘然;或典雅凝重,雄浑昂然;或粗犷本真,野趣自然。观之,莫不令人肃然起敬,荡气回肠。
桥,是泰州大地上的一曲绝唱,是水文化最有力的证明,囤积了千百年来永不老去的底蕴。浏览横亘在城河上的一座座桥,就好像是翻开了一部生动的历史画卷。它不仅见证了古城的沧桑巨变,更铭记下了人民群众那可歌可泣的奋斗精神。
四、传说故事“一箩筐”
沿着市区海陵北路北行,过扬桥口,再向北两三公里,就来到迎江桥。
迎江桥,就是已经有250年历史的“赵公桥”。据记载,该桥有过三次大规模的建设,有过三个不同的桥名。
清朝乾隆年间,泰州古城北面有一条河叫北河,乾隆十八年(1753年)河上建桥,取名“赵公桥”。因为该桥是泰州过去最长的一座砖石古桥,跨度四五十米,桥上建了五座土地庙,因此以“一桥五庙”而驰名。它与南门外的济川桥(即高桥,俗名凤头桥)遥遥相对,故又名“凤尾桥”。
1958年,北河以北150米处的新通扬运河开通,北河被填,“赵公桥”被拆。1966年1月改建成钢筋混凝土大桥,桥长78.68米,桥分5孔,更名为“迎江桥”。
1987年对被行船撞裂的中孔桥桩进行加固,在两侧各加一根T型大梁,拓建为人行道,复名“赵公桥”。30年风雨侵蚀,到1999年,赵公桥已成为危桥。2001年危桥被拆,2002年12月,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建成通车,大桥又改名为“迎江桥”。
桥名反复更迭,但周围老百姓习惯于称它为“赵公桥”。岁月的洗磨、历史的沉淀,关于“赵公桥”的传说、故事也丰富多彩。
75岁高龄的徐凤娴老人,是我市举重队总教练周培顺的母亲。她给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过去这里的河上有座破桥,行人来往非常不便。为了修桥,当地有个叫赵公老儿的,每天脸朝南,跪在桥头,向过往的行人“化缘”。手里还拿着个算盘,每天啪拉啪拉地算着入账。在他的带动下,桥建成了。因为他诚心为百姓,大家将这座桥取名为“赵公桥”。
还有这样一个传说,得到了周围老百姓的一致认可。相传在清康熙、乾隆年间,塔儿头村子里有个挑水为生的缪五,天天到城北三里许的罗浮山畔的河里挑水。这里河面宽阔,水深流急,每当人多争渡或狂风暴雨时,经常会发生翻船事故。缪五想到造桥,但造桥必须筹钱。这笔钱对缪五来说,是个天文数字。缪五看在眼里,心中暗暗发誓,要积钱造桥。那时缪五才二十岁出头,是个单身汉,为了造桥,省吃俭用,连老婆也不娶,天天将挑水的余钱,暗暗投到附近的永宁寺一口古井之中,数十年如一日。就这样,日积月累,到乾隆十八年,缪五已经六十岁了。他估计投井之钱,足够造桥之用,于是便到州衙说明原委。知州赵天爵闻之大喜,随即亲临永宁寺,命人下井捞钱,不到半日,捞出全部钱币,在大殿上清点后,足够造桥之需,于是宣布造桥。赵天爵为了沽名钓誉,也拿出一吊钱赞助,桥成并示意地方士绅,取名“赵公桥”。而真正出钱倡议建桥的缪五,却默默无闻。当时建桥的工匠纷纷为之不平,就将造桥多余的砖石在桥上砌了五座土地庙。五庙,即暗指缪五。
传说故事让历经岁月变迁的赵公桥,在一代一代古城人民的心中鲜活起来。抛却一些迷信色彩,这些传说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朴素的道理:心中装着百姓,百姓会永远记住他。
五、“板桥”“破桥”述奇功
传说泰州城内的板桥和破桥的桥名由来,都与元朝末年义军领袖张士诚有关。
张士诚是元末泰州人,传说是海陵白驹盐场的盐丁,靠水上运盐做盐生意为生。盐丁们收入微薄,有时被官府抓到,还要遭到元军的辱骂和殴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1353年初,张士诚忍受不了沉重的压迫和剥削,就带领盐丁们拿起扁担造反。义军得到了百姓的爱戴和支持,一路打到高邮等地。张士诚据有吴中之地后,自称“诚王”,国号大周。
义军在进攻泰州海陵城时,城内元兵早有防备,攻了几次都攻不下来。张士诚非常着急,与众将领谋士定计。他们找来熟悉地形的老乡,绘制出一张海陵城防的地图研究了一番,决定避开元军兵力集中之处,用分兵偷袭的办法,一路义军从稻河西段接近城门处攻击,自带一路义军由草河水路自北向南进攻。
大浦头西首的稻河河面较宽,水流较急,河面上又没有桥,元军以为义军不会从这里进攻,因而没有派兵防守。在一个漆黑的夜晚,义军悄悄来到稻河西岸,拿出准备好的斧头、绳子、扁担,砍树的砍树,扎筏的扎筏,准备抢渡,但因河宽水急,需要很多的树木,周围的树都不够用。大家正在着急,忽然看见许多百姓纷纷扛着自家的门板、铺板、木料,前来支援,真是雪中送炭。义军在百姓的支持和鼓舞下,一鼓作气,很快偷渡成功。义军占领海陵后,张士诚为感谢百姓的支援,下令在偷渡口用木板建了一座桥,取名“板桥”,后因治理稻河拆毁,在原址向北五十米左右处新建了一座精巧的石拱桥,仍叫板桥。
张士诚亲自率领一支义军分乘几十只小船,浩浩荡荡由草河北头向南突进,势如破竹。当船行到草河源头城北门外时,因水涨船高,被座小桥阻住了,军情紧急,不容迟缓,张士诚大吼一声“砸!”带头举起扁担向小桥猛力砸去,“咔嚓”一声,桥梁断裂,士兵很快清除了障碍。张士诚舒了一口气喊道:“天助我也,弟兄们冲啊!”小船像箭一样进发,一只只战船鱼贯而入涌进城里。受水陆两路夹击,泰州城终于被攻破了。后来这座桥修复后,老百姓为了赞颂张士诚的神勇,就把它叫做“破桥”。
六、 后记
以上所谈到的,多是泰州人所熟悉的、我们还在使用的桥。除此之外,目前泰州还有很多桥虽然已经不存在,却还留在人们心上、口中。
古老的桥消失在历史的烟云中,新的桥又延伸出更长更宽广的生活空间。桥,就这样见证着泰州的历史和变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