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红尘的眼睛-个人文章】
十六铺随想
□ 红尘的眼睛
2004-06-19 16:19
收藏:0
回复:0
点击:4265
大运河往东、苏北灌溉总渠以南、通扬运河之北、串场河(通榆运河)以西,状似长方形的地域俗称苏北里下河地区。里下河,里下河,映入眼帘的是水网密布、河汊纵横之百里水乡。
1960至1962年的三年间是建国后一段甚为困难的时期。由于自然灾害频繁,部分农田绝收,里下河地区灾民不得不离别家园,外出投亲靠友、帮工打杂,暂度饥寒。一时间,通过泰州水上枢纽,取道南官河,经高港港(现泰州港)往上海、南京、无锡、常州等大、中城市的旅客流量剧增。仅1961年就达182万人次。泰州港成了闻名遐迩的“人港”。以上诸多城市中,上海成了灾民们首选目的地。而上海的前沿码头———十六铺则成了苏北里下河地区广大旅客耳熟能详、朗朗上口的地名。后生们发问:“码头,码头,似应与水相关联,而这个码头前为什么冠之以铺?”几经查阅有关史料,终于略知其所以然。
所谓“铺”者,地块也,地段也。上海古城厢共分为27块地段,分别称为头铺、二铺、三铺,直到二七铺。《上海县续志》载有一张《清末城厢分铺图》从图上可以看得很清楚。头铺、二铺,在方浜路以南至乔家路一带,以学院路为界,向北为头铺,向南称二铺,上海县衙在其中。十六铺的范围东起黄浦江,西至人民路,北起小东门,南到董家渡路,后来新建的十六铺客运大楼其实并不在此范围内。
在清代,上海的码头集中于十六铺地区,十六铺码头就是上海港。她始创于清朝康熙年间,兴盛于乾隆、嘉庆之世。清朝初年,郑成功以台湾为基地,坚持抗清斗争,清政府实行严厉的海禁,顺治皇帝曾下令“片帆不得入海,粒货不得越疆”。数千里滨海线上,造成了一条沿海无人带。康熙廿二年(公元1683年),清兵攻克台湾,郑成功之孙郑克塽投降,廿四年宣布解除海禁,准许海上贸易,十六铺沿江一带开始修建码头。
乾隆年间的上海港已经相当繁荣了,凡远近贸易皆由吴淞口进泊黄浦,城东门外舳舻相接,帆樯栉比,海外百货聚集,大批船员、搬夫、商贩在港区附近定居,上海城东南一隅人烟稠密,市井喧阗,时人有“一城烟花半东南”之赞。十六铺码头因此名闻遐迩,直至今天人人都知道上海十六铺,而它旁边的十五铺、十七铺等等,早就被人们忘记了。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上海开埠,黄浦江两岸到处建码头,上海港口码头不断扩大,十六铺码头逐渐成为上海港客运服务中心,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十六铺码头繁荣兴盛了三百多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按照上海市政府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上海港要加快建成国际航运中心,黄浦江沿岸的几十座老码头都要逐一搬迁,加快建设上海港外高桥集装箱码头和洋山深水枢纽港。吴淞客运中心也将替代十六铺码头的客运功能,成为上海市交通枢纽之一,而“十六铺”的名字会不会也慢慢地从人们的记忆中消失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