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雪语莲香-个人文章

花事情事系列散文四《寻牡丹》

雪语莲香
2004-06-21 01:52   收藏:0 回复:3 点击:4741

    寻牡丹
  
  若谈谈芳草世界就不能不提牡丹了。因为牡丹是百花之王,是有名的富贵花。爱美之人皆爱花。所以将人比作牡丹,那么是对她美貌的最高奖赏了。而我是一个普通的只能以狗尾花自比之人,所以每每想到牡丹,总觉得自惭形秽。直到今天,应人之托,才动笔话说牡丹。愿牡丹花魂有知,谅我丑陋之辈冒犯了:)))
  
  其实牡丹在百花之中,还真算得上老前辈了。早在晋朝就有“永嘉水际多牡丹”的说法。据说北齐的画家杨子华也画过牡丹图。到了唐代,长安牡丹大盛,涌现了不少写牡丹的好诗呢!后来到了宋代,洛阳牡丹甲天下,甚至被称为“洛阳花”。看来当今市花的创意是由来已久的喽:))
  
  既然爱美之人皆爱花,那么爱花之人该是喜欢赏花的才对。要赏花可不能落下牡丹,就像学诗不能落下李白杜甫一样。而我欣赏的最初的牡丹是我的爷爷种的。其实爷爷种的不是我概念上的牡丹,因为她长的太不像雍容华贵了。看上去有一点像芍药,懂花草的爷爷管她叫“木芍药”。儿时的我,因为把牡丹神化了,所以总觉得受了骗,干脆就叫她“莫药勺”(这是对天天要我吃药的爷爷奶奶无声的反抗哟:))后来大了,总觉得应该去看看真正的牡丹。于是就独自踏上了南下的列车。
  
  曾经听过“谷雨三朝看牡丹”的说法。所以每年的谷雨节一到,牡丹花就该烂烂漫漫的开放了。而每一年的谷雨节大都在四月下旬,所以五一去洛阳看牡丹该是很不错的注意了。
  
  那一年,我还在上大学,偷着逃课,早走了两天,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一睹花容。逃课的后果,我全然不顾,因为古语有曰: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嘿嘿)
  
  我到洛阳的时候,牡丹已经放了三天了。真是玉笑珠香,娇艳欲滴呀!(看我的口水都下来喽!嘿嘿!!!)据说洛阳的牡丹多至170多种,还是一个大家族哟!有黄,紫,红,白,绿诸色。当时名种的“紫绢”开的最好。瓣薄如绢,色作紫红,想来自是此中俊物。我徜徉花前,饱餐秀色,真的可以忘饥了。
  
  回去以后,不知道什么原因,老师并没有说我。也许是因为我看了牡丹之后变美了,老师终于不用受我貌丑的刺激,放我一马吧:))对此,我是乐不可支了!我说呢,人人都希望变得美丽,原来好处多多呀!
  
  想当年,唐明皇和杨贵妃在沈香亭赏牡丹。不识趣的李龟年捧檀板率众乐前去演奏唐明皇素不喜欢的旧曲,当然不及李白的“清平调三章”吃香了。当时唐明皇听到“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和“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之后,高兴极了。一面点头称赞,一面带笑的对杨贵妃说:“你只要在妆台镜前,喝一杯紫金盏酒,那就可以切合这诗句了。”所以我赏花回来变美了,也是合情合理喽:))
  
  不过牡丹时节最怕下雨了,牡丹一遇雨就会低下头来,分外的楚楚可怜。因此风伯和雨师是牡丹的大敌。所以呀!雍容华贵,仪态万方固然好,但是经不起风雨和烈日的考验,那么做了花王又怎样呢?既然是这样一个王运不长,富贵短暂的花王,我想不作也罢!!岁月如梭,容颜易老。徒留瞬间的美丽,不如活得生机盎然,就像狂风中摇曳的狗尾草。
  
  重新坐到梳妆台前,镜中的我并没有变,还是狗尾草的容貌,但是我觉得自己很美丽。
  
  雪语莲香
  2002年4月16日星期二
  

作者签名:
语在雪中,香在莲里.......

原创[文.心路心语]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