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空灵飘逸-个人文章

灰鸽(二)

空灵飘逸
2003-03-24 23:35   收藏:2 回复:2 点击:2337

   
  
  
  
  
  side C
  
   此刻我坐在寓所宽大的窗台上,面向着窗户。房间里没有开灯。窗外垂暮的天空里林立着各种天线,清真寺耸立在灰色的天穹里。雨燕在极高的灰色天幕上穿梭飞翔着。
  
   我背后的房间里弥漫着灰暗的光线,我一直在观看窗外楼顶上的灰鸽和它们坚硬的爪子下的粗沙粒。窗外楼顶上的鸽子和养鸽人的鸽子有着明显的区别。它们在粗砺的沙粒和沥青铺就的楼顶上咕咕叫着,沉浸在一种孤独的静谧里。垂暮的天色以一种神圣的浅红色照耀着这里的烟囱和排气孔,使那些鸽子看上去更显得安谧。让我觉得它们那泛着金属光泽的灰色羽翼和咕咕的叫声都弥漫着一种自由自在的神圣。
  
   眼前的景象总让我觉得这里是一片沼泽,水天一色,摇曳着杳杳芦苇,寂寥开阔的天穹阒静无声。当然,我的这种近似于臆想症状的幻觉是和养鸽人有关的。他怪异的脑袋和稀疏的黄头发以及那几根粗壮的稀眉毛总让我觉得他在某一天会变成一只大鸟飞向天空。我说不准他的妹妹漂不漂亮。她的肤色洁白如玉,浓黑粗砺的披发像水草一样柔软地和她的黑色连衣裙融为一色。愈衬的她的嘴唇红的刺眼。她和她的哥哥一起伺弄鸽子并以此为生。他们怪戾的生活方式让我恍若与世隔绝。他们住在一幢灰色的小楼里,这是幢独门独院的小楼。《灰鸽》摄制组把它叫做“鸽居”。
  
   按照制片的意思,美工把“鸽居”两个字做成铜牌镶在了那幢小楼院墙锈迹斑斑的铁栅栏门旁爬满青藤的砖墙上。“鸽居”掩映在浓郁的树荫里,到了晚上,街上的行人透过簇密的树叶可以隐隐看见墙内小楼窗子里黄黄的灯光。做为《灰鸽》摄制组解说词的主要创作者,那个晚上我独自一人来到了“鸽居”。我推开了那道锈迹斑斑的栅栏铁门,它发出了一声刺耳的尖叫,楼上鸽舍里的鸽子一片喧哗声,黑暗里,蝙蝠飞来飞去。我听见一声窗子打开的“咿呀”声,养鸽人的妹妹扶着窗子向下张望着,她浸泡在黄黄的灯影里,逆光下,街灯幽暗地照着她,粗砺的长发遮住了她的半张脸,使人觉着她渗透着一种冷峻。
  
   在那个晚上,我观看了他们吃晚餐的全部过程。他们兄妹二人坐在漆皮斑驳的桌子上吃水煮包谷(这是鸽食),他们煮了一大盆这样的食品,桌子的中央放着碧绿的菠菜。我坐在他们身后的一张旧沙发上,他妹妹背对着我,她矫健的背影象一株枫树,披散着的黑发让人想起了原始人……
  
   我离开时望了一眼小楼的窗子,那扇小窗依然敞开着,她靠在窗框上。看到我,她向我招招手,示意我等她。她从楼上跑下来,慢慢走到我跟前,给了我一样东西,是一把用了竹子做成的鸽哨。回到寓所,我在灯下翻弄这个鸽哨时,心里不由的油然而生起一种莫名的缱绻。
  
  side D
  
   “灰鸽在天空自由地飞翔,它们掠过大清真寺银色的塔楼吹奏着嘹亮的鸽哨向着更高的天空飞去。它们像是要穿透天空的湛蓝色去寻求更广阔的自由空间。喧嚣的城市在它们翅羽的闪耀下弥漫上了一层神圣的静谧……”
   ---胡杨穿了一条绿色长裙站在大清真寺的拱形门前将这段解说词淋漓尽致地发挥了出来。
  
   制片很满意今天的拍摄,大家一起来到一家酒吧休息。我们坐在白色的椅子上一边休息一边闲聊。胡杨吃吃笑着和编导说着什么。她很规矩地把双膝并在一起,身子轻松地靠在椅子上。我想,有这种坐姿的女子大抵应该都是很温柔的吧。我和她认识的时间不长,但彼此留给对方的印象不错。做为工作搭当,无疑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我们的制片就是我们的船长。在船舱里他是仅次于上帝的人。拍摄《灰鸽》的创意就是他一手炮制的。每天他端坐在船舱里,在录象带子的海洋里大量的抽烟。他随手乱仍烟头的毛病在我看来可真太“酷”了。他能够准确无误的把烟头弹进纸篓里。但他却很少这样做。他只在指出我们的毛病的时候或者他为一个精彩的画面兴奋时才这样来一下。
  
   他说:“ok!好极了!”然后扬起手一弹,烟头像子弹一样从他手上飞出去就击中了目标,他说,“这活是练出来的。怎么也得有三十年的烟史吧。哈哈哈……”
  
  
  

作者签名:
幸福的道路总是那么轻,我们可不可以赖着不走?

原创(1001)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