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痴情疫苗-个人文章】
阅读死亡:关于徐志摩诗歌的历史性
□ 痴情疫苗
2004-07-20 18:36
收藏:0
回复:0
点击:4968
特别注明:这组文章在写作过程中参考了国内一些研究徐志摩的资料和文章。
徐志摩已经离开这个我们70多个年头了。穿过70多年风风雨雨,那首《再别康桥》依然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最著名的诗歌作品,其耳熟能详的地步到了稍懂文学就能背诵的地步了,这首1928年秋写下的诗竟然能有穿透时空的魅力。为什么呢?这就是诗歌的历史性。能够经得住历史和时间检验的作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还作品,它的语言具有永恒的文学魅力。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相信走的只是这个带有悲剧色彩的诗人,而他的诗歌却已经成为了一种永恒。徐志摩是一位生前乃至死后都有争议的诗人。甚至因为思想意识上的问题,中国大陆很长一段时间对诗人无论是从思想还是作品都持有批判的态度。例如,他的《“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曾经受到茅盾的批评。茅盾讲:“我们能够指出这首诗形式上的美丽:章法很整饬,音调是铿锵的。但是这位诗人告诉了我们什么呢?这就只有很少很少一点儿。”这首诗以单纯的复沓展现不定的绵延意绪,若就它“告诉了我们什么”作内容的考察,则确乎是“很少很少”的。但对于一种凄迷的、徬徨的心绪的抒写,这种“回肠荡气”的回环往复,却体现了一种新的诗美价值——这一价值是不以说了多少内容为衡量之标准的。该诗共有六节,每节均四行,其中两行是完全相同的:“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而正是此种重复才产生了回肠荡气的音乐效果。现在回过头来看,那些试图要“告诉了我们什么”的诗歌却早已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了。因为它们缺乏诗歌的历史性,缺乏音乐美、建筑美和绘画美而单纯要“告诉了我们什么”的诗歌成为中国当代现代诗坛的短命鬼,这绝不是偶然的。即使中国诗坛的开山之作之一的《女神》还有多少读者,而徐志摩有多少读者?
有人曾总结徐志摩的诗歌有“七美”:一、哀而不伤的中和美;二、清水芙蓉般的自然美;三、秘响傍通的含蓄美;四、丰富奇特的比兴美;五、清新雅洁的意象美;六、优雅柔美的意境美;七、声韵调谐的韵律美。我觉得这个很有道理。我想这就是徐志摩的诗歌能永葆吸引读者的魅力的根本原因,而反观中国现当代的其他一些诗人。“我是个偶像的崇拜者哟/我崇拜太阳,崇拜山岳,崇拜海洋”“爱国是国民人人所应有的责任/人人都应该竭尽自己的精诚/更何况国家临到了危急存亡时分”“人六亿,加强团结,坚持原则”(均选至郭沫若作品)这些诗歌能具有历史性吗?这些口号感很强或者明显的应制之作有什么资格和徐诗相提并论呢?中国诗歌的“假、大、空”从谁来的?怎么来的?这些不是我本文追问的目的,但是这似乎正好给徐志摩的诗歌做了精彩的注释。
他是这么悄悄地来,又这么悄悄地去了。他虽然不曾带走人间的一片云彩,却把永远的思念留给了中国诗坛。历史有时显得十分冷酷。徐志摩以他短暂的一生而被人们谈论了这么久(相信今后仍将被谈论下去),而且谈论的人们中毁誉的“反差”是如此之大,这一切就说明了他的价值。不论是人们要弃置他,或是要历史忘掉他(这些努力都是徒劳的),也许他真的曾被湮没,但他却在人们抹不掉的记忆中顽强地存在着。
作者签名: 生命中:一半在寻找,一半在迷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