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穿裤子的云-个人文章】
关于诗的一次通信
□ 穿裤子的云
2004-07-24 23:10
收藏:0
回复:2
点击:5289
师兄,我不告诉过你,我从来不看诗吗?但作为这些诗的作者,我必须发表一下看法!
我始终认为诗是有语言的体裁中境界最高的形式,不管别人怎样看待诗!而我对诗的理解就是,诗是一种空灵的立体语言,它所表达的不是一种单纯的叙述,而是感觉梦境场景与心理的体验等多方交织的一种东西,它所表达的是一种难以表述的意境,很难用言语来形容。
但在创作时,创作者是在进行潜意识创作的,创作时所表述的是一种感觉,她是把自己所感觉的东西用语言表达出来……
你把我原来有生命的诗歌改得一点灵性也没有了!所有的立体境界被破坏的荡然无存!我都不知道,你是否真得理解这些诗,或者说你无法与作者产生相同的共呜,当你看完这些诗,你的脑海中会出现一位纯洁美丽的少女带着忧郁而典雅的气质在明处被一位站在风景外的少年所倾恋吗?
也许你自作聪明本来是自谦的话,但我却要说,你真的是自做聪明!看到你给我改的诗,我觉得自己比你在诗歌创作上应该更有深切的体会,诗歌的创作来自于瞬间的感觉,来自于灵感。
师妹,佩服你的直率勇气和天赋,但对你的诗歌理念不敢苟同。我认为所谓诗歌者,可以在不同的层面上认识之。诗是一种发泄的工具和渠道;是一种表达的工具和渠道。你的诗的理念无非如此,并不新鲜。我也认同这种理念。所以悲伤可以出诗,喜乐可以出诗,抑郁可以吹诗,忧愁可以出诗。而且这些诗还往往是真情的,少造作,易引起人的共鸣,古来成为名作、为人们称道的不少。诗歌是一种文字游戏。所有的艺术都可以说是一种游戏。其游戏的最高规则,也是最基本的规则是美,是能给人愉悦。音乐用旋律和音符,舞蹈用人体动作,绘画用色彩和线条,文学就用语言文字——诗是文学的孩子,更是他的长子,他更是靠语言用词来完成诗人要表达的内容和情感。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字表达是形式的,形式是为情感内容服务的。但形式的东西有独自的审美价值和存在价值,这种价值多数情况和内容情感一而二二而一的结合在一起,但有时也可以分离出来被感知被欣赏。
以上是从内容和形式上界定诗的本质。将二者结合起来界定,诗是什么呢?就是感觉。所谓写诗就是诗人用他感觉最合适的语言将自己内心的感觉和奔突汹涌的情感表达出来。这里必须强调语言。离开语言就没有诗,只有“诗前物”,这些“诗前物”可以发展成诗,条件是经由特定的语言;也可以是美术作品或者音乐建筑体操足球等一系列别的艺术作品;也可能永远停留在“诗前物”的阶段,甚至漫漫或很快的消散了。而这些东西来源与艺术家对生活的观察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来自生命之海深处的意志等。
以上是我对诗本质的基本认识。要言之:诗一要有诗人真情而深刻独到的感悟和感觉;二要有美的、得体的、表达力强的语言。
关于我对你的几首诗的改写,可以说,有三首基本是我自己的再创造了,甚至已经和你的原作没有什么关系了。
我自认为我的诗歌理念既不趋众也不玄乎。我是科班出身,我重视传承,我尊重你的创造和个性,但我认为否定传承不过是一种无知或狂妄。诗自然是所有文学家族中最主观的东西——从创作到评价。但无论如何,她仍然是可以客观评价和解读的。当代诗在观念和手法上力图创新,但有些便走火入魔。那些痴人呓语般捉摸不定的内心感觉和独白不是诗,是文字垃圾。正是这这些垃圾使诗式微,变成了文学家族的弃儿,造就了“写诗的人比读诗的人多”的黑色幽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