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惊涛拍岸-个人文章

东西方棋盘上的差异

惊涛拍岸
2003-04-02 20:53   收藏:0 回复:3 点击:4111

    东西方生活文化的背景不同,即便在棋盘上也能够反映出其中的韵味之差异。在棋盘上对东西方棋文化进行一番比较,想必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中国象棋的“帅”和国际象棋的“王”地位相当,都可称为棋盘上的皇帝。但“帅”是不能走出九宫的,“王”就不同了,他可以走遍“天下”(棋盘任何一格),冲锋陷阵,本身就具有战斗能力,不像中国象棋的“帅”必须依赖士象保护。
   我想棋盘上“帅”和“王”权势的不同,正反映了东西方皇帝地位的不同。中国的皇帝是“至尊”,是“天子”,大概只有起自民间的开国之君才有过打仗的经历,而大多数皇帝则只能住在紫禁城中,不和外间接触。不但御驾亲征少有,皇帝出巡也是惊天动地的大事。正德皇游江南,大大小小臣子跪在宫外谏阻他出游的有数百人之多,结果这位少年贪玩的皇帝发了脾气,各赏一顿板子,给打死的都有几个。试看,皇帝要走出紫禁城是何等不易。
   西方的皇帝则不同了,皇帝带兵打仗,并不希奇。有两部著名的电影《劫后英雄传》与《罗宾汉》,相信许多人看过,电影中的狮心王李察不但亲自带兵打仗,甚至与武士比武。
   另一个不同的是,中国象棋双方的帅不能见面,国际象棋则无此限制。这个差异,看来也是反映了东西方对皇帝的观念不同,中国的观念是“天无二日,民无二主”,皇帝只可召见属国的君主,和同等地位的敌国君主则是不会碰头的。只有在灭了敌国之后,那时敌国之君已经变成自己的俘虏,这才可以见面。但到了此时,对方的君主“尊号”当然早被废除,被封为“违命侯”之类,不能称为皇帝了。
   西方人的皇帝是人不是神,中国的皇帝是天子,介乎神人之间。国际象棋或者不及中国象棋深奥,但我则较喜欢能够冲锋陷阵的“王”。
   除了东西方棋盘上的皇帝有差异;就连普通的士卒也有着显著的不同。
   胡志明很喜欢下象棋,曾有诗道:“错路双车也没用,乘时一卒可成功”。
   诗虽浅俗,却颇含哲理,也合乎棋理。卒子未过河只能任人宰割,一过河,威力就大了,一局棋的胜负往往取决于兵卒的运用是否得当。著名象棋残局中,有个名为“蚯蚓降龙”的残局,就是卒子可以胜车的。不过,中国象棋的卒,却千万不能成为“老兵”,一成老兵,战斗力就消失了。在对局中兵卒也往往成为要换取胜利的牺牲品。这点又颇令人有“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感慨了。
   兵的走法,也是中西两种象棋的一大差异,中国象棋的兵,到了对方的底线,就变成了“老兵”,起不了什么作用,但国际象棋的兵到了底线,那可就厉害之极了,它可以变成威力最大的后,或任何一种兵种(一般情况除了变后,就是变马。因为后可直线、斜线,威力最大;但不能如马之行“日”字,所以只有在走“日”字才可把对方“将死”的情况下,变马才有作用)。一旦其中一方“兵变”,另一方多半就要认输了。
   身经百战的“老兵”,最后竟要“报废”,实在是件令人惋惜的事情。所以我觉得还是国际象棋更合理一些,合乎论功行赏的原则。
   国际象棋的马无“别脚”,这也是和中国象棋不同的。马无“别脚”,威力当然大些,不过加多一重限制,变化却更复杂。艺术上的趣味,往往是既有一定的限制,而又能够在这限制之下尽量发挥威力,比如律诗,中间四句是要讲究对仗的,如果取消这个限制,也就失去了律诗的趣味了。不知我的想法对不对,因为我是比较拥护马有“别脚”的。
   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同源异流。其不同处,大抵是根源于东方和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
   如果深入研究的话,相信是件很有趣味的事。

作者签名:
左一笑、右一笑,
直笑得地动山摇;
前一笑、后一笑,
方显我一身骄傲。

原创(2005)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