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卧云听涛-个人文章】
精神胜利法
□ 卧云听涛
2004-08-10 17:53
收藏:1
回复:1
点击:4805
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面世以后,作为中国人国民的劣根性的一个典型,为世人所熟悉。时至今日,形形色色的阿Q仍然在各地悠悠哉哉地活动着。正如鲁迅先生所言的那样:“民国元年已经过去,无可追踪了,但此后倘有改革,我相信还有阿Q似的革命党出现”。阿Q的生命力之强大,表演之精彩,令人叹为观止。
阿Q是可怜的,更是可悲的。可怜与可悲之处更在于他不知道自己是可怜和可悲的,他永远处于“精神胜利”的自我感觉良好状态之中,活得有滋有味。他的“精神胜利法”的第一条是:“老子先前——比你阔多啦!你算什么东西!”老子先前是怎么阔的,无证可查,先说个嘴儿舒服,让自己在卑微处境中得以自我安慰。可惜,赵太爷不买他的帐,赏了阿Q一个大嘴巴子。
阿Q除了有精神胜利这一无敌法宝之外,尚有一手掷石头的硬功夫。他掷石头,是专门对付那些“风流人物”的。阿Q的经典中有几个“凡是”耐人寻味:凡是尼姑,一定是同和尚私通;凡是女人在外面走,一定是想引诱男人;凡是男女在那里讲话,一定是有勾当的。于是我们的阿Q先生倘或发现有上述几种情况,一定要在冷僻处掷出几块小石头来平熄一下自身猛烈燃起的妒火,发泄一下自己不能进入角色的愤慨。
阿Q的愤慨是有道理的,因为他的“凡是”论搁在他自己的身上总是显得不灵光。阿Q老兄除了在恋爱意识没有那么清醒之初,“曾在戏台下的人丛中拧过一个女人的大腿”之外,他的种种好色行动都得到了女人们坚决的抵制,在他光天化日之下摸了静修庵一个小尼姑的脸蛋后,虽有厥词大放:“和尚动得,我动不得?”,但得到的是小尼姑的回敬却是“这断子绝孙的阿Q”,手没占着什么便宜,语言也没捞上个好。至于吴妈,在阿Q心猿意马要求人家和他“困觉”的时候,吴妈却认为井水都比阿Q来得温柔。幸而,阿Q掷的石头是明火执仗,属轻量级的,若是同时下的人比较起来,尚属君子所为。
想人生在世,总不可能会做到时时顺心,事事如意。看阿Q活得也着实不容易,老大不小了,却还是解决不了个人问题,晚上呆在土谷祠中烦烦的睡不着,还时不时地让人揪住小辩子在壁上碰响头,但阿Q有了精神法,怎么地都能自我平衡。所以说阿Q了得,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麻木着,自在着,明智地、或是不失快乐地、或苟且地生存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