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卧云听涛-个人文章】
金陵舌尖行---盱眙小龙虾
□ 卧云听涛
2004-08-16 16:40
收藏:0
回复:1
点击:4924
去南京之前,就先在书本上侦察了一番有关于金陵美食的介绍,常言说“知彼知已”,才能满足口腹之欲嘛。据本本上说明,六朝古都金陵早在清末民初,就以美食著称。其中有“早点四绝”(李荣兴的牛肉煎包;清和园的干丝;包顺兴的小笼包饺;三栈楼的炎黄子饼)和“秦准小吃八艳”(魁光阁的五香茶叶蛋;永和园的开洋干丝、蟹壳黄烧饼;奇芳阁的麻油干丝、鸭油酥烧饼;六凤居的豆腐涝、葱油饼;蒋有记的牛肉锅贴;瞻园面馆的红汤爆鱼面;莲湖甜食店的五色糕团),最为脍炙人口。但真正踏上舌尖之旅时,发现有更多的新兴的美食被排除在了这“四绝”和“八艳”之外。
盱眙小龙虾便中其中之一。从机场到市区,从车窗里往外看,时不时的眼前会闪过大红横幅,上书“某某龙虾节,品尝正宗盱眙龙虾”,看着海报上一大盆红彤彤张牙舞爪的小龙虾,不是没有悄悄地咽一两下口水的。第二天下午,从夫子庙出来,找了一家饭店,迫不及待地上手就点了大份龙虾,虽说点了是大份,到端来了还是有些吃惊,那个装龙虾的盆着实有些个大,整就是一个洗脸盆嘛。说实在话,第一次吃这东西的时候,我确实是有些失望的,口中舌尖除了感觉到麻和辣,并没有品出龙虾的鲜味。是以素丝未染问我滋味如何时,我说:一般般啦。
素丝于心不甘,终于回忆到了北圩路一家店子做这个龙虾最为正宗,于是,趁着个月黑风高,我们打车几里地,在一个路口,看到了高悬的招牌,上书大大的三个字“忘不了”,这个店子名字起得可好,若是有人敢于相忘,道出口来还是一句“忘不了”。进入店内,人客满员,增加的小桌子已经摆到门口,还有三三两两的等不到座位的人暴突着眼晴死盯着一桌桌子慢条斯理剥小龙虾的人们。看到这个样子,未吃着龙虾,却已经被这样的气氛所吸引。
找不到位子,怏怏想离去时,却有一位热心的领班,悄然招手,带我们绕过如迷宫似的店堂,上一个小小的窄梯,于角落间给我们安排了两张位子。等待良久,先上了道水煮香螺,螺大肉粗,用牙签剔出,放至嘴中,细细品味,香叶的味儿沁入口腔,微微的咸、微微的麻、些微的辣,只是因为厨师可能想让螺肉入味,煮得相对有些老了,吃起来,嚼头倒是有,却如橡皮,不够脆滑。(写到这,想起519的经典名句,用福州方言来说,就是不够Q弄)。
正主儿终于上场了,一大盆龙虾端上来了,配以13种中药材烹饪而成,名曰:忘不了十三香龙虾。我先挑了一只个大的龙虾下手,这种小龙虾剥壳比虾蛄来得容易,只要将它的大脑门按住,将手掐住尾端轻轻一抽,肉就出来了,吃进口中,麻味醇厚,辣味独特。后来素丝问我,此处的做法和别处的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同样的十三香龙虾,就这儿的味儿特别好些?依我所见,烹饪小龙虾的配料大同小异,并无特殊之处,关健在于此店选材比别处好,这里的龙虾以洪泽湖天然养殖的为原料,其色泽鲜红、饱满而细嫩。鲜而饱满,是口感好的最大一个因素。为了证实我的说法,随后,我们在另一家店子购买了一斤小龙虾,闻味儿,也喷香宜人,但一经剥壳,里面肉质稀松,吃进嘴中软而烂,大倒胃口。
以我感觉,吃小龙虾,更多时候不是吃它的味儿,而是吃氛围。宜蹲坐在古朴的椅上,手捧倒满酒的粗瓷海碗,三五知已,就数盆麻辣龙虾,嘬吸有声,这才是吃麻小的最高境界吧,呵呵。
作者签名: 在时间的尽头,与你相约到永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