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卧云听涛-个人文章

金陵舌尖行---阳春面

卧云听涛
2004-08-16 16:43   收藏:0 回复:2 点击:4666

    炎炎夏日,在烈日之下奔波了几个景点,到吃饭时间真的没什么胃口了。但肚子总得填啊,人是铁饭是钢,多少总得慰问一下五脏庙,于是,叫一碗面吃,似乎是个好主意。据素丝说,阳春面亦是南京美食的一道风景。
  
   从资料上得知,上世纪50年代,遍布在南京大街小巷的小吃店,无例外的,都在小黑板上郑重地写着“阳春面”,还有人说,不卖阳春面,就算不得正宗南京面馆。此言是否夸张,我不晓得。但是坐到不管什么样的店子里,你只要放声呼一声“阳春面”,便有店小二颠颠地跑了上来,殷殷地问你要什么味儿的面。
  
   阳春面在我的概念中,是一种极为简单的果腹面食,通常在懒得做饭的时候,切点葱花,炒根丝瓜,放点肉丁,抓几粒蛤,将由超市购买回来的阳春面放入内一起煮,若是嫌口味过于清淡,还可以在面上拌几勺辣椒,吃起来也是唏呼有声,一头满足的汗。至于此面的另外煮法,着实是没有特别研究过。
  
   当下,由素丝叫了一大碗阳春面,众所周知,此人吃素,所以她叫的是清水阳春面。面端上来,一大碗黑黑的汤里卧着一团黄里透白的面丝,几点葱花半死不活地浮在上面,整个感觉像是日式的酱汤面。这会好吃么?看我面露疑虑,候鸟以身作则,自己先装了一小碗,吃了一口,连呼好吃。于是我也挑一筷子来吃,对于我这个吃荤的人来说,此面偏于清淡,好吃谈不上,只能说尚且可口吧。
  
   那么,真正的南京阳春面应该是怎么样煮的呢?诸位看官,请睁大眼晴,看我详写说明。找一间专门卖阳春面的小小店子,座位边上就垒着灶,是老式的二眼灶,左灶焐热水,右灶煨鸡汤骨头汤,一块洗得发白的大木板上整齐地放着各式各样的塑料盆碗,依次地放着面条、盐、醋、葱花、虾皮等等,空气间隙重重地叠满了香味,细若游丝,却让人流连沉缅。
  
   看伙计下面条,真像欣赏艺术:将五指拢成梅花瓣状,抓起一撮生面往沸腾的右灶中一丢,由它煮着,便又用腾出的手,往蓝花大瓷碗里拨虾皮,点葱花,洒精盐,再高高举起汤勺,用夸张的手式舀入鸡汤。此时,面丝已经过几滚几沸,速速将长竹筷去沸水里一绕,熟面就捞进了竹篾篱,轻轻荡进碗中,这系列动作一气呵成,叫人难以忘怀。
  
   简陋的竹椅,因天热泼了水显得潮湿的地板,还有这弥漫于周遭的香气,让人心思回荡。吃一口面,齿颊留芬,那丝丝的软面,令人在寂寞的旅途中平添出一份柔情。
  

作者签名:
在时间的尽头,与你相约到永远。

原创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