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纪雯-个人文章

我的读书小史(一)

纪雯
2004-09-18 19:18   收藏:0 回复:1 点击:4404

    记忆来的很早,别人吃惊的同时,我怀疑自己是怎么记得了那么久远的事情,可是,这记忆真的就来得那么清晰,三岁读书的情景,方方正正的一本,里面有方方正正的字,妈妈告诉我了他们的名字,这书叫《看图识字》,没有现在孩子们的卡片那么华丽,可我当时,爱的不得了。
  
  三岁认识了一些字,可能那时侯也知道 什么叫“了不起”。
  
  四岁就拿起来了报纸,不管倒正,只知道那里面也都是方方正正的字,和看见过的差不多,然后认真的阅读,只知道最上面的字是《人*日*》,后来才由妈妈那里知道,那是《人民日报》,奇怪,三岁的事情记得,四岁读书的事情,记忆就不很深刻了,那时侯最深刻的记忆是“爸爸长年不在家,我和妈妈在地里拣土豆”。妈妈给爸爸写信,我也写,然后也寄给爸爸,那字符没有人能看懂,一个又一个乱码,爸爸现在还保留着我那些信件,和妈妈的信放在一起,现在我有时也会翻看,笑,笑出了眼泪.四岁那时候,妈妈在厨房做饭,我在屋里看报纸,不认识的字就问妈妈,妈妈就随口答应,第一个字“我”,第二个字“是”,第三个字“狗”,我就自作聪明的把三个字连起来念“我是狗”,还一脸的认真,妈妈看了,不由的笑了,后来,妈妈开始认真教我认字。
  
  幼儿园的时候,我认识了不少字了,拿着图画版“安徒生童话",给小朋友们讲故事,下课的时候,周围有许多小朋友的我,让一个姑娘的虚荣心得到了满足,我把认识的,不认识的字,全用上,给他们讲"安德烈和斑鸠""渔夫和金鱼""海的女儿",阿姨看着我笑,因为我在讲"纪雯版的安徒生童话",从此我有了一个名字"诌先生",阿姨说我胡诌八扯,但是阿姨没有告诉小朋友们,任我在那里胡编!上了小学,我才知道我那哪里是按书讲故事,就是在"看图说话"啊!
  
  小学的时候,我终于找到了译文本,纠正了我自己的错误,也是第一次认真对待外国名著,厚厚的一本,和图画版不一样.从此,我爱上了厚厚的书籍,似乎是爱上了他的"厚",那时候几乎没有几本属于自己的书,都是借来看的,即便如此,我也乐在其中.读于小学三年级,读于四年级(半懂不懂),并发表小作一篇于四年级,于五年级(边读边睡觉).抱着书躲在被窝里读,眼睛开始有假型近视趋向,配戴眼镜75度!妈妈说,看书和读故事已经不一样了,不能只看热闹!我就记下了!
  
  中学,遇到了一位老师,姓"纪",要我做科代表,她教语文,我疯狂地努力,不仅仅是因为老师给的"衔",还因为我爱上这个东东。

作者签名:
我是落叶(曾经飘落),我是铜豌豆(响当当的生活),我是更真实的我——纪雯!

原创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