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吉林梅子-个人文章

不成熟的思索

吉林梅子
2004-10-06 10:16   收藏:1 回复:3 点击:5649

   
  生和死是人类研究和探讨的永久性话题,近年来经常想到死和活着究竟有什么意义?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离死亡越来越近的缘故还是灵魂深处真的顿开茅塞呢?也许兼而有之吧。
  
  一个生命的形成是偶然还是必然?为什么在上亿个精子和卵子的追逐中只形成一个“你”或“我”?作为一个生命的诞生,究竟应该庆幸还是应该无奈?
  
  什么是人生最残酷的事情?那就是生和死是一个起点。一个生命从降临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了死亡的旅程,不是吗?
  
  想到此,我不得不感叹上帝真的是太两极化了,既善良,大爱不求任何回报的创造了人类,又残酷的要人类活在种种矛盾中。并且更残酷的是让你明明白白知道,你早晚是要死掉的.
  
  对于一个生命来说,不但时间是有限的,而且精力也是有限的,所以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里,我们必定要选择拥有和保留一些东西,同时也要舍弃一些东西,究竟拥有和舍弃的东西值不值得?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也许有些"舍"就是"得"也说不定呢.
  
  人有些东西是与生俱来的,比如说聪明和智慧,然而聪明和智慧又是不一样的,人的智慧高下,就是是否预先知道某些事情的“度”和能相对把握好这个“度”,做到前一点,可以自律、收敛、节制一些东西,可以在舍去人生一些附加欲望中,尽可能的延长生命,追求人性的相对永恒。
  
  作为一个普通人,每个人每天都忙碌在纷繁的事事中,其实在不知不觉中我们都在做着取与舍的选择,人生最难的就是取舍二字,聪明的人是只取不舍,而智慧的人是大舍大得。
  
  历史上那些对生死、爱恨、善恶、美丑敏感的人,多数能做到审时度势,在社会和人生的浪潮中找准自己的位置,所以他们有了相对的成功。一个不能经常审视自我、不懂何为限度的人只能算是一个混沌的生物;一个不能领悟自身存在意义的生命是个不成熟的生命。
  
  作为凡人,我们即不是上帝也不是神,不能看破生死转换的规律,只能在度和无度之间徘徊,在取舍中讨生活。
  
  生命只有一次,我们没有哲学家的深刻、没有学者的理论,但人生总该在有限的时间里活得自我些、活的相对精彩些、有意义些,但绝不是苛求。
  虽然说怎么活都是死,但及早的明悟生与死的意义,以及在有限的物质和精神世界里如何找准自己的位置,于茫然的混到死,毕竟是不一样的,前者活的更像人,后者更接近动物。
  
  至此,有人会说这是哲学意义的人生,真正的人生,我们永远没法子去做任何探究的,那样的探究,无疑于在把自己送进死胡同。哲学讲因果,讲循环,讲万物的自然存在与周而复始 。
  
  面对无法逆转的结果,作为无法选择生命的我们究竟该怎样活才算所谓的不枉活一生呢?虽然都说要活出质量?那所谓的质量又是什么呢? 究竟怎么样算不白活呢? 掌握好度,就会活的相对好些 ,生活的内容概括起来无非是物质和精神 ,物质通过努力和劳动是可以满足需求的,那么精神呢?
  
  那些思想睿智,人格高大的伟人令我汗颜,面对他们我可以说是个精神的乞丐,但我愿意不断的充实自己,在前人的经验里、在哲人的思想中、在朋友的影响下,不断的完善自己,使我的生命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的趋于有意义一些。
  
  
原创[胡杨论剑]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