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独听夜雨-个人文章】
李昉、王旦都是“傻帽儿”?
□ 独听夜雨
2004-10-07 08:18
收藏:0
回复:2
点击:5264
李昉、王旦何许人也?李为宋太宗时的宰相,王为宋仁宗时的宰相,后来官至太尉。
都是皇帝身边的人,我却敢说人家是“傻帽儿”,“胆儿肥”了吧?
其实真的不能怨我。
先说说李昉的故事。
李昉任宰相时,常有人求他举荐。每当李昉觉得请托者的人才可取,将要任用,便一定是正色拒绝他的求荐,然后却对他们因才提升任用;如果请托者才不足用,则一定对他们和颜悦色,温语劝解,待他们如同自己的子弟一样亲切。问其缘故,答曰:“任用贤才是人主的事,我如果接受了他的请托,就是以私恩收买人心。所以,我对此人要坚决拒绝,让施恩之德归于朝廷。如果不打算任用人家,他们既然已经大失所望了,若再没有好言劝慰,这是容易结下仇怨的 。”
再看看王旦的做法。
寇准枢密使一职将被罢免时,曾私下派人去宰相王旦家,请求做使相。王旦感到很吃惊。他说:“使相这样重要的职位,怎能够私下里请求呢 ?况且,我从不受私人的请托。”寇准因此对王旦怀恨在心。过了不久,皇帝的诏书下来了,任命寇准为武胜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寇准万万没有想到能得此要职,入宫朝见真宗,感激涕零,说:“要不是陛下知臣,臣怎能受此恩宠?”真宗帝直言不讳地说:“这都是王旦推荐你担当此职的。”寇准听罢,深感惭愧,自叹不如王旦。
看完李昉、王旦的故事,谁能不说这两人是“傻帽儿”呢?假如我是李昉,既然“人才可取,将要任用”,不来找我我恐怕还会有想法呢——哼,是不是太狂了,竟然瞧不起我,连个招呼都不打,我凭什么为你说话?说了你也不会领情。那么,现在来找我举荐了,我定然要先说一大堆难题,什么“竞争激烈”啊,什么都谁谁谁在惦记着这个位置啊,等等,然后再说:难是难,不难你就不用找我了。放心,你的事就是哥们儿的事,我保证尽力而为……总之,是一定要把人情卖够的。那事成以后,人家能忘了你吗?日后你家有个大事小情,不要说太近了,就是小舅子娶媳妇,小姨子生孩子,老丈母娘过生日或者叔丈人死了,人家能不靠前“表示表示”吗?可李昉连个顺水人情都不会做,不是“傻帽儿”是什么?
再说那王旦,你既然要举荐寇准任要职,又何必冷言对待他的请托者呢?这边把事情办了,不要人情也便罢了,但也不能去得罪人家啊。要不是真宗坦率,不贪施恩之功,寇准要不恨你一辈子才怪呢。
观当今中国之官场,李昉、王旦这样的“傻帽儿”已不多见了。笔者愚钝至极,不知这种现象是可喜还是可悲呢!
2003年3月23日
于未名书屋
作者签名: 在没有月光的夜晚
独自一人
坐在礁石上
听海的呼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