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一把会飞的扫帚-个人文章

旷野的呼喊--哈姆雷特疯狂之分析

一把会飞的扫帚
2004-10-19 16:34   收藏:0 回复:1 点击:4963

    “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由此可见,哈姆雷特是莎翁笔下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而他的疯狂历来为评论家争论的焦点。他的疯狂,是他悲剧的根源,也是他人性中闪亮的一面,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我们“快乐的王子”变成“忧郁的王子”,最后变得疯狂,一步步走上毁灭的道路呢?窃以为有下面的几点原因:
   其一,父亲的暴亡和母亲匆忙的改嫁。
   哈姆雷特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典型形象。人文主义突出在对人自身价值的确认。哈姆雷特说:“人类是一件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这是对人的最热情的赞美,也是对神、神学、教会的最严重的挑战。正是由于对人存在着这样的看法,他的父王就是他心目中最理想“人”的典范,他父母的婚姻在他心目中也是坚贞的典范。这其中也蕴涵着他最爱情,对友谊,对人性的一整套人文主义的看法。父王的突然死去,母亲在“送葬的时候所穿的那双鞋子还没有破旧”,就急忙和新登基的叔父结了婚。爱情的坚贞,友谊的忠贞是他理想的准则,这一切都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一一破灭了。对哈姆雷特来说,他心中的信念此刻如一座大山顿时倒塌,理想的破灭在 他初步面对现实时受到了严重的打击。
   其二,鬼魂的出现。
   第一幕四五场鬼魂的出现又给哈姆雷特重重的一击。哈姆雷特与鬼魂见面,通过他的口吐露了不可见人的宫廷丑闻,此时的哈姆雷特仿佛一个炸雷惊醒的人,不仅看清了现实与理想完全不是一回事,而且还进一步看清了把罪行掩盖起来的伪善。面对现实而冷酷的一切,他的理想破灭了,痛苦加深了他在挣扎,在哀吟:“天上的神明啊!地啊!再又什么呢?我还要向地狱呼喊吗?”在他看来,记忆中的一切格言和概括性的真理全是空话,都应该抛掉,只需记住鬼魂的命令。他发誓报仇,为了自己谋害的父亲,更为了受到践踏的人文主义理想,愤怒地喊到:“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唉,倒霉的我却要负起重振乾坤的责任!”这几句话是全剧的中心,它形象地表明哈姆雷特的注意力已经从个人的不幸,家庭的问题,转向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罪恶,从抽象的空论,转向社会实践,和克劳狄斯为首的统治丹麦的罪恶势力作斗争,把脱了节的时代重新整好。然而他一个人的肩头担负了过重的责任,而他的力量也过于渺小,他又无可避免,无法推委,所以只好装疯,寻找其他的解决途径。
   其三,恋人的被利用和亲朋好友的背叛。
   哈姆雷特的装疯引起了克劳狄斯的怀疑,于是克劳狄斯调动了周围一切的人物和力量,窥测哈姆雷特疯狂的真正原因,国王派遣他儿时的伙伴、好朋友森格兰兹和吉尔登斯吞去探测哈姆雷特是否真的疯了,聪明的哈姆雷特觉察到他们已经出卖了灵魂,然而他也无能为力,只能以一些疯狂的言语来敷衍他们,此时,他的内心是很矛盾的,面对站在他面前的好朋友,却不能不能与他们敞开心扉,分担内心的苦闷,他只能一个人承受这无尽的烦恼。就连奥菲利娅纯洁的爱情,也作为国王探测哈姆雷特内心隐秘的钓饵,当他发现奥菲利娅纯洁的爱情已经被玷污,他只能疏远她,但他不能告诉她,向她解释对她疏远的原因来伤害她,他只能故做厉色,他一个劲地对奥菲利娅说“进尼姑庵去吧,”无限的失望,无限的悲哀,无限的无奈。
   如果说在此之前哈姆雷特是假疯的话,那么奥菲利娅的死促成了哈姆雷特真正的疯狂。当奥菲利娅的尸体被放进墓穴时,雷欧提斯跳进墓穴,他的巨大的悲伤引发了哈姆雷特潜藏在心中对奥菲利娅的爱,他也奋不顾身地跳进墓穴,他与雷欧提斯争吵,此时他心中的悲痛发泄无余:“我爱奥菲利娅,四万个兄弟的爱合起来,还抵不过我对她的爱。”这时的哈姆雷特已经失去了一切,亲情,友情,爱情统统离他而去,他心中耸立的高山一坐坐倒塌,崇高的理想,真诚的友谊,纯洁的爱情,一一离他而去,他一无所有了,这时,他是由假疯走向了真疯,内心的压抑摧毁了英雄的哈姆雷特,一个一无所有的人渐渐走向了毁灭的边缘。
   死,对哈姆雷特来说是一种解脱,这意味着逃脱了对世界承担的责任——至少是对丹麦承担的责任。
   综观哈姆雷特的一生,他从快乐到忧郁,从忧郁到行动,到最后随着毁灭而复仇,悲剧的人生是疯狂搭界的,由假疯到真疯,他不断失去,直到最后变得一无所有。在哈姆雷特内心充满了各种复杂的矛盾。他是疯狂与真实的统一,内在的压抑终于把他推向死亡的边缘。他的失败是再正常不过的,我觉得,即使雷欧提斯不用毒剑杀死他,他自己也会走上自杀道路的。
  
  参考书目:
  1、《莎士比亚评论汇编》上,杨周翰选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1979年12月第一版;
  2、《外国文学教学参考资料》第一册,华东六省一市二十院校《外国文学教学参考资料》选编组选编,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1980年6月第一版;
  3、《从莎士比亚到奥斯丁》美*安尼特.T.鲁宾斯坦著,陈安全、高逾、曾丽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发行,1987年4月第一版;
  4、《外国著名悲剧选二》高芮森编,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1991年11月第一版;

作者签名:
一条在城市角落流浪的狗

原创[文.你评我论]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