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在破灭中吟唱-个人文章

居住文化之北京四合院

在破灭中吟唱
2004-10-19 21:02   收藏:2 回复:16 点击:6358

    在我们中华广袤的土地上有着各种各样不同的民族,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居住习惯,而在北方,以北京的四合院最为著名。胡同里子、脊角旮旯,每一处都透着股子北方人的热情机灵和古都特有的恬静舒适。
   所谓四合院,“四”既东南西北四面;“合”是围在一起的意思。也就是说,四合院是由四面的房屋或围墙圈成的。里面的建筑布局,都按着南北中轴线对称地布置房屋和院落。就是以正房、倒座、东西厢房围绕中间庭院形成平面布局的传统住宅。在中国民居中历史最悠久,分布最广泛,是汉族民居形式的典型。隋展子虔《游春图》中绘有乡村狭长的四合院。宋代沿用汉以来的前堂后寝的传统,但在待客和日常起居的庭堂与后部卧室之间,有穿廊连成“丁”字平面,堂寝两侧有耳房或偏院。到了明、清,经过长期的积累,以北京为代表的四合院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结构合造型。四合院的布局原则,除了某些例外,可以说一直沿用了两三千年。而现存的四合院以清代到20世纪30年代所建的居多。
   四合院的典型式样代表户主的身分地位,北京人住房讲究很多,俗话说:有钱不住东南房,冬不暖,夏不凉。喜欢路北的房子,四角整齐的院子,不喜欢倒下台阶,说那是进门跳坑。北京人有四句话:宁住庙前,不住庙后,宁住庙左,不住庙右。院子里不能种松柏树和杨树,因为那是阴宅种的树木。
   北京的四合院分大、中、小三种规格。其中小四合院布局很简单,就是北房,或者叫正房有3间。东西厢房各2间,南房,又称倒座房共3间,其中最东面的一间开作门洞。大门多是起脊门楼,院内都有青砖墁的甬道与各室相通。中四合院一般有三进院子,正房多是5间或者是7间,配耳房。正房建筑高大,都有廊子。东、西厢房各3间或5间,厢房往南有山墙把庭院分开,自成一个院落,山墙中央开有垂花月亮门。垂花门是内外的分界线。民间常说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就是这门了。前院东西各有一到2间厢房,比里院厢房小。大四合院建筑雄伟,房屋高大,院落重叠,前廊后厦,抄手游廊,垂花门,影壁,隔断都十分讲究,院内有院,院外有园,院园相通,为大型住宅建筑,非一般人所能居住。
   四合院的建筑布局受到古代风水学说的影响,大门都不开在中轴线上,而开在八卦的/“巽”位或“乾”位。大门内外设有外影壁。
   
原创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