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榆树二月鸟-个人文章

无性之性

榆树二月鸟
2004-10-27 13:02   收藏:0 回复:3 点击:5445

    孟子提出“人性善”的同时,荀子也提出“性恶论”与之成对势。几千年后的我们便在矛盾中寻求答案。人性到底是怎么样的,性善,还是性恶?
   难,真是太难了,几千年也没辨出个真伪。人性在善恶之间,大道亦在真伪之间。疑问,恶性,善性?伪道,真道?所谓大音无声,大象无形。那么“性”呢,是谁说它善,是谁说它恶?性,有,无?与生俱来吗,还是后天形成?一成不变吗,还是朝神暮兽?
   无性之性,人性可变。这是我的观点。
  
   人一生下来,就如同一张白纸,是比他先出生的人在白纸上面留下了各种痕迹,于是,从维持生存的基本需要开始,懂得了何为利义,何为黑白。有了需要的动机,有了能够满足需要的环境,自然懂得取舍,自然而然。这是“性”的开始。
   “性”本来是没有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人们彼此间的一种摩擦印象。是意识使然。比如,人们说水是清澈的,或是污浊的。这是人类以自己的意识去评价一种客观存在。以有生命有意识的形态去评价一种无生命无意识的形态,我认为这是一种强加。那么,水到底是怎么样的呢?说它清澈,因为透过它可以看见其它物。看见了就印入大脑,意识就让人类张口说:“它是清澈的。”假如一滴水在浩渺的宇宙里,我们把意识从画面抽出,别张口。那么,一滴水永远是一滴水,我们只能感到一种存在。
   人性也是如此,不要强加意识,会发现“性”只是行为存在,无性之性。
   从客观存在这个大象来说,人的类体与个体是一样的。因此要把握这个在类体意识作用下并存在于个体的“人性”,必须综合、辩证的考虑。因为意识可以传承。例如,我们对孔孟的人性认识,从生前到死后,传承了几千年。这是一种大象的把握。这才是“性”,无性之性。
  
   对于人性之所以要持这种观点,也是因为人性的可变。人性可变,这听起来,像是人对自身的无可奈何。对,就是这么无可奈何,因为它可变。
  
   我们不能说某个人性善或者性恶。引几个例子,在孙成钢博士著的《新人性》这本书中提到:
   “2000年12月2日《新民晚报》刊登文章称,在我国青海和西藏的交界地区,海拔高达四千米左右。那里地势高,气候寒冷,牧民们的坐骑也是马,但是那里的马既吃草又吃肉。文章说,因当地高寒冷,草均生的矮小尔稀疏,因此牧民们无法大量存储冬饲料。所以每到缺草季节,马断粮草之时,牧民们只得将自己的主要食品牛羊肉来喂坐骑。时间长了,这里的马便养成了吃肉的习惯。而且它们不但吃牛羊肉,还喜吃野味,甚至同类的肉也吃。”
   “2002年6月21日的《京华日报》也有一则报道:兔子也吃肉,这作者在石景山区王女士家看到的新鲜事。”
   以上两则实例说明了动物的生存本能。我们无法评价它们,因为它们是动物,那是兽性。假如人要是像例子中提到的马那样呢,那一定有人会说这个人变态,丧失人性。确实。但是,古今中外的历史上,也曾发生过人吃人的现象,但那也是为了满足生存的需要,可是那毕竟是丧失人性的表现,兽性使然。当生存环境一旦变好之后呢,人就会恢复正常,兽性便会退去,淡化了。但是仍然存在。
   因此,人性可变。我们的祖先孟子也说过“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意思是人与禽兽的区别本来就很少。后来,恩格斯也说过:“人来源于动物这一事实,已经决定了人永远不能摆脱兽性。”人性里永远有兽性,但人毕竟已从动物进化成“人”。兽性又摆脱不掉,这决定了人性的可变。这就是有的人做了大半辈子的坏事,可后半生仍然可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更有前半生市井良民,可后半生仍然会祸国殃民的原因了。
  
   无性之性,人性可变。即是人有善亦有恶,但最后仍不能定性善,性恶。只是因为性本无性。无性之性,大性。
  
   我不对先人们“人性论”的各种观点论对错,只阐述自己的观点,是因为我的观点也是人的类体意识作用于我这个个体意识。

作者签名:
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

原创[胡杨论剑]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