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哥哥39945-个人文章

谁来为我塑造灵魂

哥哥39945
2004-11-01 09:30   收藏:1 回复:0 点击:4961

   
  
   我是一名教师,也有人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辛辛苦苦、任劳任怨多年来,我一直规规矩矩做事、老老实实做人,并且,自己很有些心安理得,自命清高的意思。
  
   至于今天忍不住跳将出来,要写这篇文章,完全是因为拜读了《杂文报》(938期)上林永仁先生的大作:《谁来为“灵魂的工程师”塑造灵魂》一文,使我感慨颇多,如芒刺背,如骨梗喉,不吐不快!
  
   尽量公道地说,《谁》文中永仁先生一个基本观点是:师德正在滑坡。并且文中有几个“新闻”作例证。
  
   诚然,三百六十行,行行应有德:为官的应有官德,为师的应有师德,“为文”的,应有“文德”,即便做人,也应有人德 。所以我想,既然永仁先生要在这“三百六十行”,挑选出教师这一行来,大谈“师德正在滑坡”这一严肃问题,我就不能不站出来,抵挡这射向所有教师的冷箭。
  
   如果“师德正在滑”的话,那也是相对而言的。纵着看,和圣人相比,无疑是“滑”了,这也无需掩饰;横着比,就复杂了:按永仁先生的逻辑,教师中有人“滑”了,所以,所有教师的“德”就都“滑”了。但是,我有更多的实例可以证明,师德高尚的大有人在。比如我和我的许多同仁,而且我认为,现实生活中的“三百六十行”中,“滑”的最少的,恐怕还是教师这一行。
  
   不信,永仁先生可以平心静气地想一下,当今中国,贪污腐败、制假售假、见利忘义、见死不救等等,还算新闻吗?而你所引用的"师德滑坡"的例子,却无疑仍是“新闻”!
  
   如果作者应该讲文德的话,任何人在写作时,都必须有很强的责任感和平常心。而一个人仅凭几则“新闻”就断定,教师如何如何,得出“师德滑坡”“师德沦丧”“死有余辜”之类的结论来,我想其过错,是不能用一个常识性的“以偏概全”来概括的:这样的武断、这样的恶毒,简直是以“莫须有”的罪名滥杀无辜。正因为如此,所以我终不会单凭永仁先生的不良表现,就得出“现在的作者文德滑坡且都不懂为文之道”的结论。
  
   确实,对于“师德滑坡”现象,我也有所觉察。但我认为,不能轻易下结论,把“屎盆子”扣在所有教师头上。其他行业的“德”暂且不论,即使在学校内部,“滑坡”的也大多是些“上焉者”由《谁》文中的例子可以看出。其实,他们根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师。
  
   而且,“师德滑坡”现象也不是孤立的。同期蔡金刚先生的《腐败导致“见义不为”》一文如果有些道理的话,那么,腐败导致“师德滑坡”恐也在情理之中。难解的是,对于万恶之源的腐败现象没有人站出来讲几句真话,对于“师德”却这么轻易的下断语。永仁先生,你不觉得太没劲或太没意思吗?
  
   替永仁先生想一下,现在大多数教师“一身寒素”“两袖清风”方面不合永人先生的老“印象”,这是难免的。你想,别人都小康大款了,我们来个“温饱”,怎么就不可以?希望永仁先生不要非得把教师都搞成“寒士”才心里舒服。不然,我们全体教师从此就得每天祷告:千万别让林永仁当总书记、总理或教育部长啊!
  
   说了不少,但并非为了我。我将继续加强自身修养,尽量向“满腹经纶”努力,既塑造自己也塑造学生。但,至于什么生活,需要其他“行”的人(比如“文行”的永仁先生)来指手画脚地妄图塑造我,那么,我只能如此回答:“先塑造你自己吧."
  
  
原创[时事关注]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