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独听夜雨-个人文章

怀念父亲

独听夜雨
2004-11-01 23:54   收藏:0 回复:8 点击:4959

   
  
  我常常想起我的父亲,并且一直想为他写一点文字。但父亲离开我们已经14个年头了,我却一直没有写——不是我不想写,父爱如山,我怕我的文字太轻太轻;父爱如海,我怕我的水平太浅太浅。
  父亲是勤劳的。
  我的家在吉林省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山沟里。从我有记忆的时候起,父亲就一直操持着这个家在贫困线上挣扎。父亲有一手很好的木工手艺,正是凭着这个手艺,在那个“大帮轰”的时代,父亲很少下地种庄稼。在生产队,打一挂马车,做几副犁杖……一年四季似乎有做不完的活。
  父亲是聪明睿智的。
  当时我还小,记不得父亲一年到头是怎样辛劳奔波的。后来我长大了,上了小学以后,才知道父亲是很了不起的。修水库,要修涵洞。涵洞上面是弧形的。在水泥浇注之前要支模板,这支模板的活可不是谁都会的。父亲在本市很有名气,几座水库修建时,父亲都是这方面的“专家”,是当指挥的。也正因为这样,在我的记忆里,父亲一年到头多数都在外地打工。
  积劳成疾,父亲患上了老年慢性支气管炎,50几岁就几乎失去了劳动能力,后来又发展成肺心综合症。每到冬季,病情就要加重。出去上趟厕所,回来都要喘很久才能平息下呼吸。
  父亲虽然失去了劳动能力,但父亲在我心目中却越来越伟大。说来真的是奇迹:父亲虽然是水利建设方面的“专家”,竟然没有读过书,只是上了几天“扫盲班”。
  父亲卧床以后,靠一本发黄的、卷边儿的、缺页的老字典(我至今也不知道那是一本什么字典)竟然可以读小说,可以给当兵的哥哥写信,后来可以读养花知识的书籍养了许多花,读服装裁剪知识的书籍学会了裁剪技术。
  父亲是善良的。
  父亲卧床靠一本字典学会了裁剪技术以后,十里八村的乡亲们便纷纷领着孩子,来求父亲给裁衣服。父亲总是非常热情地百求不厌,而且分文不取。
  父亲是正直的。
  他憎爱分明,性格耿直(甚至是暴躁)。社会上或者邻里间有什么不平事,他听了也会气愤得了不得。我们哥们谁要是做错了什么事情,那更是逃不脱父亲的严厉批评,甚至是训斥。但是,在批评抑或训斥的同时,他会把道理讲的清楚透彻,让你打下深深的烙印。也许,正是父亲的严厉和正直,才使我们懂得了许多做人处事的道理。
  父亲虽然离开我们多年了,但父亲的形象一直在我的心中高大着、威严着,就连这篇纪念他的文字,我也不得不小心翼翼地写得质朴、实在、平淡并力求准确,不敢有半点夸大与浮躁。
  我不敢评价父亲的一生。因为在父亲面前,我永远都是那么渺小,那么肤浅。
  我只想说:
  父亲是普通的。虽然他很有才华,但他最终还是个农民。
  父亲是伟大的。我周身流着父亲的血,才有了我的今天!
  
  

作者签名:
在没有月光的夜晚/
独自一人/
坐在礁石上/
听海的呼吸

原创[文.心路心语]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