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雪堂-个人文章

再读王小波   

雪堂
2004-11-21 12:54   收藏:0 回复:4 点击:5598

    听说现在在大学里头,多数男生都愿意表示:我已经读过王小波了。这句话大概的潜台词是——“我现在想什么,已经不是别人能做的了主的了,而且现在我想点男人们本能想到的事,也很平常了。”对于以上这个年龄段的群体来说,我觉得他们读点王小波没有什么不好的。不过是否读对了王的书,却很难说。一直以来,伴随王小波这个名字最多的莫过于“误读”这个字眼。你也读,我也读,大家都读;你说他误读,我说你误读,这就让人弄不清到底什么才是本来面目了,王小波的书里到底写了些什么,说了点什么?说实在的,多数人的作品都是小说比杂文易懂,小说稿子那些主题,那些情节设置,那些表现方式往往一看就知道作者是哪一路人,可是王小波的东西我觉得却正相反,所以你要知道他基本上是怎么想的,去翻他的小说,那就太费劲了。那些情节总是一再重复,一再复述,好像是隔好久写一点,每次动笔前已经忘了先前写了点什么;而且总是绕来绕去,要想获得一点认识太累了。一般人读小说,总是先对小说讲了个什么故事感兴趣,要把主线情节串下来,再读可能才会注意到这小说的语言表达,后来再读才会看小说的结构,以后再读才能评价这种结构的特点,手法高不高明。王小波的故事主线情节总是很简单,语言又七颠倒八,比如《万寿寺》,很多人根本没等到注意小说的结构和写作目的已经扔下书跑了,其实经常读外国小说的,对《万寿寺》那种写东西的手法就看着习以为常,但是接触不多的,确实是不知道是在说什么。因此不妨去读他的杂文,读了他的杂文就知道,王二也会不罗嗦,也会不重复,也会不性幻想。那他干吗在小说里那么写,这也得从他的杂文里找答案。
  
  “话语”
  话语是社会形态的一个不耐烦的反映,却能恰如其分地说明问题。话语是权力,永远是一个沉闷的现实。事是这样的,但争夺话语权不一定用嘴的。总是反复在谈话语权的,不是根本就被排除在话语权范围之外,就是根本不知道话语权是个什么东西的。那些已经获得很高层面的话语权的,往往是不怎么当着别人说话的,只会行动。因此,沉默与话语圈的两立这种现实状况,并不是很多人讲的“于沉默中对峙”的格局,而是在特权的体制压制下,你不得不和别人说一样的话,说时兴的话。说自己根本就不懂的话,说自己骨子里很厌恶的话,这当然是困难的,因此才会发生王小波小说里那个傣族老乡喊口号的事情;其次,这也是危险的,西方谚语有云:“今夜你在他耳边悄悄讲一个故事,明早他就会告诉你自己昨夜梦见了一个故事”,听的多了,本来没有的事情就渐渐变成了真的。沉默不取决于是否张口,比如像王小波说的即使写了也不给人看,这才是一种真正的沉默。在这个基础上,沉默与话语圈的划分具有了广泛的意义。王小波在《沉默的大多数》中讲述了他最初变的沉默的原因,希望在小说里以他的早年生活辐射他们一代人的精神生活经历。“话语”问题像以往一样再一次浓缩了他的主要感受和想法。
  当然,“于沉默中对峙”的情况,也是有意义的。有的人在认识到现实之后,失望之余,开始对话语表示出极大的不屑,也就是说他是不愿意说话,而不是在忍受沉默,主要的原因是他对一般层面的话语没有兴趣,因为这种话语就如同一阵吹过门廊的风,说过之后毫无作用。这种或许是有大野心,也或许是天性使然。那么,不管好坏的话语圈,都对他没有影响。他只遵守自己的规则,认识自己的敌人,然后以自己的方式(不仅是沉默)活着。不过,在我看来,这真的是一种美好的愿望罢了。因为,虽然你不理会别人,“话语圈”会主动来找上你的。
  近年来,我之所以对教育和传媒穷追滥打,不是出于别的,正是因为这两种东西都有广泛意义的话语权,而又都不怎么地道,成了社会公害。不过话说回来,可能今天像我这样的人很多,我们的逻辑是:话语权倒不是看的很重,但是该说话时一定要说话,不然你耻谈的事情有人还以为你喜欢,那么不地道的事情会一直有,真够心烦的。这样的逻辑有其时代背景,因为我们赶上了比较可以说话的年头;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很幼稚,缺乏经历的教训。王小波说“话语”对他来说是一池冷水,使他一身一身起鸡皮疙瘩,但不管怎么说,人来到世上,仿佛是来游戏的,迟早要跳进去,只是没想到自己会保持沉默知道四十岁,坦率地讲,我们这代人没有这种切身体会,没有这样的感受和认识,我们只习惯在人多的地方大放厥词。再远的说不上,近代人中没有经历过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就都不知道什么是话语,我们的时间还多,要有这个觉悟,认真学习话语。
  
  “阴阳两界”
  在《沉默的大多数》开头,王小波就开始解释他的“阴阳两界”。知道了他说的这个东西是什么之后,反而使人有点失去了兴趣。因为这个东西以前有,现在有,将来也永远会是这副样子,王小波想让人们能游走在阴阳两界,能认真想想具体的事情,无非是尊重客观,理性思考,而不要盲目听别人胡说八道。但是现在的情况是,叛逆成了大众所追逐的东西。所以,现在唯一的变化是人人都有了一颗宽容之心。从前是反面的东西不准露头,即便出来最后也落个既可笑有可鄙的下场,电影里的反面从一出来起,大人就开始吓唬调皮捣蛋的小孩:“别闹啊,你看谁谁出来抓你了!!”现在是默认原来的反面出来,摆在那里,据说可以引起人们广泛的思考,有社会性的,有时代性,总之是各种思考。这个“广泛性思考”就成了谅解备忘录。这么一来,这个原先的正反两界开始混淆。有不良企图或牟利的人,开始利用这种“广泛性的思考或者反思”来做坏事,其结果却正是背离了理性与客观,做出了超脱各种意识形态之外、失去了人性的基本特征的事情。现在出来的有些“反面”是真反面,真阴暗,比以前的那个一元的正反标准更不怎么地。这就是说,从前王小波用小说来引导人们立足自我,从“正面”中挖掘材料,开展理性思考;而今天的人们却要开始衣甲鲜明地与那些明火执仗的社会丑恶来斗一斗法了。就是要抓住那些利用“正反思考”来搅浑水的家伙们。
  愿真相和真理与我们同在。这就是我能想到的话。
  
  话语圈
  正如我前面所说,甘愿安静的人会发现,你不去招惹话语圈,它自己会跑来找上你。以前是各式各样的文山会海、思想汇报,现在是主流媒体的全频道覆盖,都是一样的。其实人怎么可能纯粹呆在话语圈之外呢,这种想法多么的可爱啊。王小波在云南的时代里,不存在“各种话语圈”或者说各个阶层的话语圈不是被清洗,就是隐蔽的很好。从“阴阳两界”这种说法可以看出,当时只存在一个话语圈。王说他是自动放弃的,“因为进了那个圈子就要说那种话,甚至要用那种话来思索”,显得我们自己语言非常贫乏。其实贫乏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他信不过话语圈,因为当时有许多事情可以佐证他的观点。今天的事情起了变故,以传统的正面角度来看,我们又回到了过去那样的多种话语圈林立的局面,很多人因此就耐不住沉默了,尽管这时并没有多少证据说你可以不用保持沉默了,现在发生的很多事情,都反映出人们走出沉默的脚步。
  当年王小波不再沉默,为沉默的“大多数”代言,成了这个“大多数”话语圈中的一员。今天面对众多的话语圈,人们更有理由看看哪个话语圈,可以使自己失去沉默,但是这么一来危险的是,他们选择话语圈的出发点是狭隘的利益层面,而很少真正注意精神领域,这是其一;另一方面,现在为弱势群体代言的很多,写一点厥词就迫不及待地拿给人看,已经失去了原先沉默时的含蓄。更主要的是,他们打破沉默后的主要活动,受到主观情绪的影响很大,仍然是要将“正反”明确无误的割裂开,这就和原来没有分别。时至今日,话语是无论如何无法重现昔年那个广博的“对立面”,无法重现那个可爱的一元化的阴阳两界。而某些打破沉默之后的“话语”,透过字面,却令人害怕的发现具有1978年之前充斥中国大陆的文本元素,其中暴露出来的人性特征与思维惯性竟然纯然一脉相承。这就绝不能简单解释为“还没有找到真正值得代言的东西”,这种反思,值得我们去做一些。因此,对于今天各种各样的“话语圈”,不仅仅应当注意到传统的利益层面,也要注意到那些依靠某一种“意识”而结成的“话语圈”,经验告诉我——如果一件事情开头的认识就是错的,从文字中不一定能够马上觉察。我们每个人都要珍视自己的话语。
  
  近来出版了一本新书,是一些推崇自认“王小波门下”的网络写手,模仿其写的一些历史小品类小说,属贾雨村言的一个合集。在这本书的序里,我看到李银河博士这样写到:“别给你们的师傅丢脸”——我觉得这句话的意思是,首先尽力去寻找真的王小波,再就是以其精神来走自己的路,发现自己的话语。“沉默不沉默”这个选择,本身没有任何意义。而最重要的,是不要急于焦虑自己的话语,而先要做一件更困难的事情,那就是:认识自己。
  
  在一个人皮畅销的时代里,想想自己原先那些沉默的日子。
  
  2004.11.19
原创[文.你评我论]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