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翡翠明珠-个人文章

怀念钱钟书先生

翡翠明珠
2004-11-30 16:54   收藏:3 回复:11 点击:1962

   
   我不想说钱钟书先生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也不想说海内外有多少人靠研究他得了博士学位,更不想说因为他的离去使我们又少了一位学贯中西国宝级的大师,这些介绍评论谁都可以查得到,这些头衔定论与个人感情没有多大的关系,我只是想说说他的博大钻研所留下的宝贵精神遗产让阅读者怀有的深深敬仰和怀念。
  
   第一次看先生的书,是《管锥编》,四本繁体字的古文体评论让我落荒而逃。我不是不认得繁体字,也不是读不懂古文,而是那里面汪洋浩瀚的内容、丰富至极的引注、跳跃飘逸的意向、串珠流离的思维让人望洋兴叹,生所学何其简陋之叹,不禁黯然掩卷。以后都没有再翻过。读《谈艺录》感觉好些,好歹知道他在说什么。先生对诗文精辟的论析,旁征博引百家原文,且慧眼独具纵横独到每每令人读之忘倦。沉醉的久了,就有时空交错迷离之感,好像不在红灯绿酒的喧嚣都市,而在古代诗人高谈阔论笑语如珠的盛会。象看一部时光的记录片,象月照竹林,心静如水,却意兴湍飞。那种感觉好的不得了,真的能忘记人世的不快,唯一的愿望是希望自己也能写出漂亮的诗句漂亮的文章,并且情绪非常激动,好像有一股清寒之气升起从后脑勺出去,鞭策鼓励你向前。看先生的文章是享受是激荡是长学识长眼力长见识。对于这位在学习路上给与每个阅读者启发的名师,我怀有深深的感激之情。莫大的恩惠恩德,对前人来说并不希望什么会报,对后人来说,能好好的走下去并能在沿途贡献灯油点亮别人的眼睛就是对所有前辈感激最好的回报了。
  
   杨绛先生写到过先生曾通读过康熙字典、大英字典,读过古今中外文史哲名著无数。这样的治学钻研态度岂是为文凭为打算“高踞要路径”而学习之人所能下得了的苦功夫,此等深厚学养亦足以愧煞浮躁的后学。人生的路有多少条,选择了那条就应该俯首潜入水中,努力的向未来游去,尽力全心去做,不计较得失,只求自己心情愉快,神游天地洋洋自乐。通过知识获得解放得到必然王国的自由,不亦快哉!先生之精神境界,悠然令人怀想。若无20年政治原因蹉跎学术生命,先生不知还会有多少煌煌著作面世,一念及此,更令人怅然惋惜。
  
   先生并不做为文而文的老学究书呆子,《围城》、《人。兽。鬼》、《聚槐诗存》展示了先生作为文评理论家的另一面:作为小说家、诗人,对人性的揭示对现实的抨击对岁月的追想。《文心雕龙。情采》篇云:“立文之道三:曰行文,曰声文,曰情文。”借用先生的话:“而及夫自用谋篇,尚成佳构,无不格调、词藻、情意、风神、兼具各备;虽轻重多寡,配比之分量不同,而缺一不可焉。”来形容他文章的好处倒也妥贴美妙。《钱钟书散文》基本上是先生的文论短篇合集,包括了对古今中外文史哲著作的评论,涉及书目之多,犹如给读者开了琳琅满目的书单。文中所表现出来的出得书入得书,得其神髓的真知灼见,潇洒智慧风神卓绝。他对慕名想见他的英国一位翻译说:既然鸡蛋好吃,何必要见下蛋的母鸡呢!其风趣幽默可见一斑。
  
   先生有颗真心、童心,不因岁月的沧桑磨砺粗疏。其可笑可叹之事在杨绛先生的《干校六记》、《我们仨》里都有生动的记述。他和女儿阿圆的嬉戏和杨绛的笑语,都留给我们一个可爱的丈夫父亲的印象,那样快活温馨的家庭,使尘世的尘埃阴影滤在书香笑声里。文人无行,先生德行。
  
   在这个物化的时代,更加缅怀先生的痴学、童心、钻研、智慧。不过以先生的风格来看,他应该并不喜欢将他偶像化或是做成描改过的雕塑。所以他不会喜欢对他“呜呼尚飨”式的怀念,他就是真实的自己,有理想有追求有痴情有缺点的钱钟书。他用自己留下的文字诉说自己,在你嬉笑的时候,他眨着严肃的眼睛;在你严肃的时候,他将人生的荒谬微笑着写在你的周围。他的博学智慧、风趣幽默,让人对文字对思想生出永生的希望和热爱。
  
  

作者签名:
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愉悦,不堪持赠君。

原创[文.你评我论]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