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江月-个人文章

关于文坛评论的评论

江月
2004-12-06 19:50   收藏:2 回复:10 点击:7501

    应该说文坛月评有好长时间是不正常了,原来菊做总编的时候就定了每月一评,开始是坚持得很好的,后来或许是大家厌了倦了,或许是林子的一些风波让大家有些灰心,还有编辑较少,人员流动过大也是一个原因,大家除了日常的编辑工作而外,注意写评论的很少了。
  
   现在文坛编辑应该说是胡杨林有史以来最多,组织最健全的时候。前些天发了《关于增加专栏编辑工作量及编辑工作分工的公告》,给各位编辑压了担子,对评论的要求也多了些。近期增加了十二个编辑,几乎涉及每一个专栏,新手上任,一些编辑可能还不太清楚文坛月评该如何写,如何才能达到既评了文章,又在评论的过程中愉悦了自己。江月写这个帖的目的正在于此。我在帖中将把一些老编辑写得很好的评论拿出来点评一下,在这个过程中跟大家一同探讨如何写好文坛评论。
  
   江月就任总编前是诗歌编辑,开始写评论的时候先参考了其他编辑写的评论,然后得出自己写评论的一些心得。
  
   首先,必须要熟悉自己专栏中的稿件,已经发表的文章应该每篇必读,把一些自己认为是精品,今后要在评论中提到的文章收藏,这样方便评论时查询。其次,心中要对自己评论的这一时段的稿件有大概的定位,风格如何,笔力如何,思想性艺术性如何,整体评价如何。第三,要对文章中的精典佳句进行提炼,有时文章中的一句话就能把整个文章的妙处昭然显示。第四,要有评论者自己的风格,不能拿出一个链接来说两句就算,得象一篇自己写的文章,而不是东一榔头西一锤子地敲。
  
   我们来看看林子中比较有经验的几位编辑写的评论。
  
   柯紫贝贝《散文地带(一)——行云流水的胡杨林文坛》http://www.my510.com/forum/adecoler.php?articleid=63344&userid=0
   贝贝是前文坛总编,是个极为认真负责的女孩。在任总编前是《心路心语》编辑。这篇评论很有特色。她先谈了自己对散文写作的一些认识,然后以编辑手记的形式概括了她一个月来的工作。但贝贝的手记却不是在记流水帐,而是把她在编辑文章过程中对文章的看法,修改意见,还有自己对这篇文章的感受都写了出来。我们在看这篇评论的同时,得到了美的享受,也深为贝贝认真负责的精神所感动。
  
   柯紫贝贝《散文地带(二)——流动的情感》http://www.my510.com/forum/adecoler.php?articleid=118224&userid=0
   在这篇评论中,贝贝先谈了自己写评论的感受,然后对精华的帖子进行点评,把文章中画龙点睛的句子挑出来细细品味,让人看了就想去找她点评的文章来读。
  
   人淡如菊《出走.文坛八月“在路上”专栏小评》http://www.my510.com/forum/adecoler.php?articleid=110943&userid=0
   如菊在担任总编和站长的同时,较长时间兼着《在路上》的专栏编辑,她的专栏评论又是另一种风格。她首先简要说明评论的这个时间段中社会和周围环境的一些变化,然后引入评论的主题。通过她对数篇精品游记的点评,我们也如同到了这些文章所描写的地方,感觉清新而美丽。如菊是喜欢旅游的人,看她的游记令人神往,她的评论也如她的游戏一般,令人感觉心旷神怡。
  
   欧阳丑宇《月圆之时话读书——写在近期的<你评我论>》http://www.my510.com/forum/adecoler.php?articleid=116230&userid=0
   欧阳应该算林子里最早的编辑了,他曾与如菊一同任文坛总编。欧阳读书很多,平时沉稳干练,不多言语,看他的评论也象看他这个人一样,稳重,有份量。《你评我论》中的稿子大多是比较有深度的,这些稿子欧阳的评论中能让人感受到一种顿悟,所谓读书使人眼前开朗就是这个意思吧。
  
   意外的内伤《浮世的春天》http://www.my510.com/forum/adecoler.php?articleid=229687&userid=0
   这是一篇非常个性化的评论。作者内伤以其独特的很随意的语言,把他对一篇篇作品的点评娓娓道来,在评论作品的同时又有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在点评某一篇文章的同时又能把其他有共同特点的文章拉进来一块儿说。读这篇评论,感受到内伤是在用心去读这些作品,他领悟作品内涵的功夫可见一斑。
  
   半颠《淡入淡出话传说——惊奇侠怪》http://www.my510.com/forum/adecoler.php?articleid=157586&userid=0
   这篇评论很有特色,可以说是独出心裁。作者不仅点评文章,还把文章作者也点评了一番。十八个作者的文章和人物个性风格被半颠说得个八九不离十,而且半颠并不只是一味说作品、作者的优点,而且是把意见和建议也同时提出来,实在是花了一番功夫的。
  
   点评了这些评论,深有感触,真的写得好,让人感动。意外的内伤给半颠的回帖中有这样一句话,作为江月这个帖子的结尾吧,同时也是对写文坛评论的各位编辑们表示敬意。他说,“关于评论,要的不止是文识与鉴知能力,更重要的是用心......”
  
原创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