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长空飞雁-个人文章】
大学生话题(二)---大学生逃课是谁的过错?
□ 长空飞雁
2005-01-01 18:41
收藏:0
回复:2
点击:6702
笔者前段日子在《南方日报》获悉,一些高考采取中学措施严抓大学生逃课问题,用强制式、扣分式等办法试图整顿这一问题,引来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大学生逃课率惊人是谁的过错?现在的大学生都怎么了?
大量有关资料表明,大学生的逃课率达到了惊人的地步,尤其是文科,有些科目简直只有寥寥数人在认真地听课。甚至有人会批评当代大学生不学无术,不务正业;而大学生方面逃课也逃得理直气壮,他们有的认为老师讲的课不够动听,有的则认为很多课可上可不上。更让校方纳闷的是,大学生拒绝中学式管理制度,因为也是大学之所以异于中学的要求;而中学那一套并不适合大学生踏进社会。束手无策则已,采取各种措施的大学也明显得不到广大学生的认同。
我想就我的亲身经历谈一谈我的看法。高中以前,我是一个听话的好学生,从来不敢逃课,哪怕是带病上课。上了大学后,随着课程的专业化,大学生踏入社会所面临的迫切要求,加之稍微放宽的管理方式,所以我不时逃课,并如上述情况般逃得理直气壮。我的看法和其它大学生基本相同,更多的是我认为那堂课可上可不上,既然上不上都一样,倒不如用这些时间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和其它大学生不同的是,我没有质疑教师的讲课艺术。窃以为,当一门课程枯燥的时候,凭谁授课都是八九不离十,还是可听可不听。
大学本科的学分制规定,大学必须选修专业课以外的科目,这些科目的逃课率是专业课无法比拟的。选修的学时都不超过36学时,太理性的诸如计算机的编程、课件制作等学科都不是短短几十学时便能掌握的,老师也这样明确告诉学生。这容易产生学生用消极化的办法来应对学分制:他们的目标只是拿到那门课程的学分,并没有指望从中学到什么有用的东西,很多学生如是表示。选择课程是每个大学生所谨慎考虑的问题,为了能轻松地凑够应有的学分,未修某门课程的人通常事先向已修了该门课程的人打听该课程的授课老师点不点名的。然而大学生的惰性难辞其咎。
在被逃的课程中,很大一部分课程被学生用来“挣学分”。选修的课程通常不会抓大学生重修,即使不通过也当通过处理,结果学生什么也没有学到,只拿了那门课程的学分。那选修的意义何在?这有点博不如精的味道。再次是某些文科确实能轻而易举地被学生简单地应付。比如数学专业的上心理学的课程,去上课还不如自己翻翻书。所以这些“选修课”对授课教师的授课艺术造成极大的挑战。因此导致教师不思教,学生不思学,两厢不情愿,最后一张所谓的“试卷”草草了结该门课程!也无怪很多学生质疑教师的授课艺术。
很多学生认为:采用大班教学,上课不如逃课。据我所在学校的学生自述:“选修西方文明史的有一百多人,上课时学生不知老师所云,老师只是在一旁讲得口水花花却完全不在乎学生是否在听说。当可怜到只有10%的人在上课时老师也无动于衷。”普通大学如此,据悉,重点大学的逃课率并不比普通大学低多少。由此推之,逃课之大势已定,是谁的过错?采用大班教学也难辞其咎吧。
诚然,大学期间要做的不只是学习,还要学会在社会上生存的本领,中学式那套管理与这种情况严重不适应。就逃课问题,教育界不妨从学生和教师的角度相互反省,多从有益的方面去思考,或许能解决这个令人头痛的难题。
作者签名: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